快看! “应急科普巴士”开进政务服务大厅
今年5月12日至18日是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16日上午,四川省应急管理厅会同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四川省气象局、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在省政务服务大厅开展应急科普馆馆巴士“五进”活动,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余文杰出席活动。
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实操演练和互动问答,给大厅办事群众和窗口工作人员带来一堂生动的“应急安全必修课”。活动内容涵盖应急安全“百问百答”、急救技能教学、消防安全小课堂等多个环节,旨在增强公众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活动现场,绳索打结教学区前围满了参加活动的人员。来自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的科普讲解员王钦正手把手指导市民练习“双平结”:“左搭右、右搭左......当火灾发生时,通过这个结绳,可以把相同材质的绳子连接到足够的长度,用于逃生。”市民段女士反复练习:“以前只是在大课堂和书本上了解过结绳的知识,过不了多久就忘记了,通过这一次亲身体验,收获很多,下来还会继续练习。”
在急救技能体验区,科普讲解员毛清锋和雷佳晔一边演示心肺复苏流程,一边强调要点:“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按压保持频率一致,01、02、03…按压30次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参与学习体验的市民何先生表示:“这些都是以防万一,紧急情况下可以用起来的,以前不懂要领,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手弯曲了,学过后才知道手臂要绷直。”
“热空气往上,冷空气从下面进入,火势会向上窜高,这就是建筑火灾中典型的烟囱效应。”活动现场,成都市青羊区消防救援大队消防宣传志愿者苏菲一边实验、一边进行科普讲解,“特别要提醒的是,高层建筑中开启常闭式防火门会形成危险的空气通道,大幅加速冷空气的补给。因此务必保持防火门常闭状态,同时楼道内严禁堆放纸箱等可燃物,这些都是预防烟囱效应引发火灾蔓延的关键措施。”活动现场的消防安全展区还通过粉尘爆炸模拟试验等互动项目,让体验者直观了解火灾隐患的成因与防范要点。
这场持续近2小时的应急科普活动,让前来大厅办理业务的群众和窗口工作人员亲身体验应急技能、学习安全知识,把“人人讲安全”的口号化作具体的结绳手法、急救动作和避险常识,将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从抽象概念转化为真正的“个个会应急”。接下来,四川还将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积极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防灾减灾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