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翠屏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聚焦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关键环节,通过建立协同工作机制、优化交易平台建设、强化政策宣传引导等系列举措,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工作取得实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筑牢制度根基。由分管区领导牵头统筹,农业农村、自然资源、财政、司法等部门协同发力,凝聚工作合力。印发《宜宾市翠屏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流转交易范围(涵盖集体土地经营权、集体资产租赁等8类)、交易程序、监管规则及监督管理办法,为交易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同时,将流转交易工作纳入营商环境指标考核体系,压实属地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截至目前,累计发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资产租赁等交易14宗,全部顺利成交,交易总金额达479.58万元,有效盘活农村闲置资源2119亩。
二、夯实平台基础,提升服务质效。依托宜宾市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平台,按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流程和标准,为交易双方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发布、交易组织、交易鉴证等“一站式”服务,即提升了交易效率,又切实保障了流转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构建形成以区级交易中心为核心、镇服务站为纽带、村级信息员为基础的三级服务体系。区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配备2名专职人员,专注负责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工作;各镇均落实1名专(兼)职人员,设立线下流转交易场所及服务窗口,提供“一对一”业务指导;每个村确定1名信息员,熟知交易有关知识,有效打通了服务交易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三、深化宣传引导,激发参与活力。通过“集中培训+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政策宣传推广。组织区级专题培训会、镇座谈会共16场,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开展“一对一”全流程教学指导38人次;组建两个工作组,深入李庄、金秋湖、白花镇等11个镇,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答疑等方式,细致解读市、区两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相关文件精神、政策法规、操作流程及实际效益。同时,定期盘点更新农村产权流转潜在交易储备,全面开展工作指导,不断提高政策知晓度,及时发布交易信息,营造出鼓励交易、支持交易的浓厚氛围,有效激发了各类主体参与交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