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树立“规范、高效、公正、廉洁”良好服务形象,江安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紧盯全县重点项目,打好“五张服务牌”,当好公共资源交易“店小二”,切实优化营商环境。
一、减负降费,用心打好“政策服务牌”。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的通知》,免收所有政府采购投标保证金,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要求采购人原则上不收取履约保证金,确需收取履约保证金的,不得超过合同金额的5%。加大预付款比例,对于有预付安排的合同,预付款比例原则上不低于合同金额的40%、不高于合同金额的70%,减少供应商资金占用。对采购限额标准以上,200万元以下的货物和服务采购项目、400万元以下的工程采购项目,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采购人应当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在采购文件中作出规定,对于非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项目,对小型和微型企业产品的价格给予20%的扣除。
二、优化服务,用情打好“暖心服务牌”。建立政府采购台账,全面实行公共资源交易项目负责人制,通过“专人专办”全程跟踪,为市场主体提供事前咨询答疑,事中采购文件编制、公告发布、场地安排、专家抽取,事后跟踪合同签约、履约验收等交易服务,让项目落地跑出“加速度”。建立“绿色通道”服务机制,对于涉及保障城市运行必需、重要国计民生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急需的项目,通过采取提前介入、容缺受理、同步操作、优化流程等方式,实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为每一个项目进场交易环节都配置一名专员,及时协调解决项目交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项目交易秩序井然、顺利高效开展。2025年,开通绿色通道3次。
三、优化流程,用力打好“效能服务牌”。切实深化“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减风险”五减服务,优化工作流程3个、精简工作环节4个,精简各类进场交易申办资料共5项。对现有交易服务流程及服务事项进行梳理,围绕见证服务、场所服务、信息服务、档案服务、专家抽取服务等交易内容,通过标准化梳理,明确各流程环节的办理依据、责任主体、资料要件、具体程序、办结时限和注意事项,为服务各方交易主体提供了制度和标准保障,实现交易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四、电子化交易,用功打好“标准服务牌”。依托四川省政府采购一体化平台,切实做好从网上受理、网上编制文件、网上公告、供应商在线下载采购文件、网上报名、网上递交响应文件、在线解密、在线谈判或在线磋商、在线报价、网上下载中标(选)通知书等全过程管理,实现政府采购“一网通办、全程网办”。依托宜宾市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平台,实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国有资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网上报名、网上缴纳保证金、网上提交资格审查资料、网上竞价,切实提高交易效率。2025年,电子化交易完成106宗,预算金额16967.52万元,成交金额16187.26万元。
五、做好监管,用智打好“治理服务牌”。建立协同机制,加强与监管部门的协同监管,加强对进场交易重点项目的风险防控,实现行业主管部门和采购人监督人员全程介入、全程跟踪,对交易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时制止、如实记录,对评标专家、供应商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及时移送相关行业监管部门,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约谈、问责。公布投诉举报联系电话及电子邮箱,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有效提升监管合力。出台评审专家“一标一评价”工作办法,每次评标结束后对专家工作情况予以客观评价,切实规范交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