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安州区以群众和企业需求为导向,聚焦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和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全力打造“安心办”政务服务品牌。
一、紧扣高效便民目标,“高效办成一件事”按下“快进键”
围绕个人、企业全生命周期,将企业开办、项目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多个关联事项整合为“一件事”,通过优化流程、精简材料、数据共享,打造“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限时办结”的办事模式,总体实现申报材料精简81%、办理环节压缩90%、跑动次数减少94%,目前累计办理各类“一件事”2.8万余件。线上线下双向宣传,线下印发宣传册2500余份,线上引导企业群众通过四川政务服务网、“天府通办”APP和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获取信息并提交相关材料,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
二、聚焦现代农业发展,政务服务增值化跑出“加速度”
已建成农业园区10个、总面积超27万亩,实现综合产值77.2亿元,为更好服务于农业发展,推行政务服务“上门无差别对接”模式,组建流动“政务服务+技术”综合服务队,提供政策宣讲、事项办理、问题调解、需求征集“四个上门”服务。在塔水镇试点构建“镇中心+村站点”服务网络,受理土地流转、技术咨询、产品销售等方面需求,做到24小时响应、48小时内办结,群众办事平均耗时减少75%,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并建设蔬菜集散中心,实现“一站式”办理,预计年处理交易量8万吨,带动就业100余人。在秀水镇优质粮油现代农业园区设立“入驻园区一件事”专属窗口,构建申请受理、任务分发、协同办理的高效运转链条,实现“园区事园区办”,今年以来办理各类事项42件,效率提升30%。
三、创新智慧服务模式,“安心办”品牌建设驶入“快车道”
通过精准调研需求、科学编制内容、严格管控质量、多元立体发布,将涉及个人、企业的高频事项整合成册,实现政务服务从“窗口办”到“掌上查”的转型升级。通过“问卷+访谈”和大数据分析,精准锁定7类高频事项,编制“4+X”服务手册,涵盖19项业务,材料精简60%,提供“一码通查”。建立“三审三校”质量体系,动态更新政策。构建“1+N”传播矩阵,投放纸质手册2000余册,设置多台智能终端,开发电子手册并计划推出特色版本。开展政务服务“上门办”活动,服务企业320余家,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覆盖。该指南实施以来,窗口咨询量下降15%,事项平均办理时长压缩至1.2个工作日,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