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彭山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上线全省首个基于大模型技术的政务数智人“彭小捷”,探索形成“数字底座、智能申报、精准服务”的政务服务新范式,有效破解传统服务痛点,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智办”转型升级,实现审批效率与群众满意度的“双提升”。
一、数智赋能,构建政务服务“智慧大脑”。一是夯实数字底座,强化技术支撑。“彭小捷”依托全区1268项标准化政务服务事项知识库和DeepSeek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快速部署落地“本地智能数据中枢+智能推理大模型”架构,实现企业群众办事全流程智能化交互。二是精准解析需求,提升服务质效。通过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准确率跨越式提升,精准解析如“我想开个火锅店要办哪些手续”“办理身份证需要什么”等口语化提问,日均处理群众咨询量是人工窗口的3倍。三是动态政策互联,构建服务矩阵。建立事项政策智能关联,实现智能推送,确保应答服务内容合规、精准,创新构建“一问多联”服务矩阵,应答时同步推送关联政策50余项、跨部门事项100余项,实现“一次咨询、全景服务”。
二、数智协同,破解“一件事”办理难题。一是智能申办,精准匹配需求。针对群众办理“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跨部门复杂事项时存在的材料重复提交、流程不清等痛点,系统通过对话理解自动识别用户需求,结合申报主体特征(如企业类型、项目性质等),主动为办事者推送关联事项进行一并申办。二是个性指南,优化办事体验。运用历史材料和证照自动匹配技术,实现了材料自动匹配,免去重复提交。打破传统“一件事”固定逻辑,根据群众切实需求,智能生成个性化“一件事”服务办事指南。三是全链服务,提升审批效率。在大模型技术加持下,利用预先设定的智能审批规则和机器学习推理大模型能力,自实现申报材料“自动预审”,审批时限压缩60%左右,辅助判断申报材料和条件是否齐全且符合标准。
三、效能跃升,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一是全天候服务,响应“无时差”。服务模式从“人工应答”向“智能交互”升级,打造7×24小时“秒级响应”的咨询和申报系统,在非工作时间办件量占比显著提升,推动了政务服务从便利化向增值化迭代提升。二是方式延伸,服务“零距离”。办理方式从“多窗跑动”向“移动申办”“在家申办”“一键通办”升级,平均减少群众跑动50%。三是精准推送,服务“有温度”。服务体验从“千人一面”转向“精准定制”升级,基于用户画像推送个性化提醒、帮办代办等延伸服务。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彭小捷”上线后,群众对智能客服的使用率提升400%,退回重办件同比下降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