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武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以提供优质服务为出发点,以提升业务为切入点,以优化营商环境为落脚点,用“乙方思维”全力打造“舒心办”营商环境品牌,优质高效的交易服务,让各交易主体暖心、放心、舒心。
一是打造快捷高效交易服务高地。锤炼队伍优服务。按照“因岗择人、人岗相适”原则,调整中心职工2人次,新鲜血液注入让队伍结构更趋合理;积极安排业务骨干到省、市参加公共资源交易业务培训,推荐1名干部到市中心跟班学习,不断增强干部职工业务本领。配套服务强保障。建立重大建设项目、紧急项目“绿色通道”,按照项目轻重缓急开展“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最多跑一次”等服务制度。警示教育守底线。职工会议融入中央省市县典型案例通报学习,组织干部职工参观廉政教育基地。截至目前,组织相关学习约5次,参观学习1次,日常关注廉洁四川、廉洁绵阳、廉洁平武等微信公众号中的反面典型案例,时刻警醒中心全体干部职工,达到以案为鉴、以案促改的目的。
二是打造便捷实用兴企政策高地。。优化流程提效率。坚持公共资源交易便利化服务方向,深化“五减一优”,纵深推动政府采购项目“一网通办”。今年以来,政府采购运行已减少环节4个,精减材料4份,压缩时限7个工作日,工作效率提升,实现为企业降本减负。规范高效促公平。根据政府采购法相关法律法规、《政府采购负面清单》及《四川省政府采购中心服务标准》等政策文件,仔细核查项目合法性、完整性,重点核查采购方式合法合规性,面向中小企业采购情况,非单一产品项目是否细化品目名称,工程量清单、施工设计图是否上传,服务项目是否属于一签多年等10项问题,对《采购需求》存在倾向性、指标设置不合理,前后描述不一致等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告知修改环节。不断提升招标文件质量。平台运转更便捷。纵深推动政府采购项目“一网通办”,政府采购项目步入全流程电子化时代,远程不见面开评标常态化开展,乘高速通车“东风”,首个政府采购项目实现在本地开评标,平武交易中心实质化运行。创新思路,积极作为,主动与市中心对接,顺利完成首宗政府采购项目远程异地开评标。目前,受理项目52宗,涉及供应商265家。积极推动市县两级公共资源交易信息“一网发布”工作,涉及我县的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矿权、产权交易等已按要求在市级平台统一发布交易信息。推广运用《中介服务网上超市》,通过中介服务网上超市公开选取勘察、设计、评估类等24个中介服务机构。
三是打造助企惠商投资兴业高地。围绕纾困解难。积极落实国家、省、市、县助企纾困政策,激发企业发展新动能。落实货物服务采购项目给予小微企业价格扣除比例提高至20%。对大中型企业与小微企业组成联合体或大中型企业向小微企业分包的价格扣除比例提高至6%。免收投标保证金,鼓励采购人不收履约保证金,确需收取,缴纳比例不得超过合同金额的5%。适合支付预付款的采购项目,对民营中小企业的合同预付款比例,原则上不低于合同金额的40%、不高于合同金额的70%,对满足合同约定支付条件、资料齐全的,原则上10个工作日内完成资金支付。聚焦降本增效。鼓励供应商进行信用融资,通过四川政府采购网—金融服务平台,选择符合自身情况的“政采贷”银行及其产品,有力解决政府采购成交供应商资金不足、融资难、融资贵的困难。履约保证金以保函/保险形式缴纳。紧扣服务优质。运用电话,微信、QQ,邮箱等方式,加强与相关交易主体交流,切实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接受供应商现场、邮寄及QQ邮箱等多方式提供的质疑函及补正材料,为供应商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