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立足职能定位,瞄准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痛点、难点、堵点,精准定位、靶向治疗,不断优化交易流程、提升服务质效、净化评标环境,切实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完成交易项目61个,财政预算金额2.02亿元,成交金额1.98亿元。
一、聚焦优化流程“网上办”。坚持创新思维,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府采购”模式,依托四川省政府采购一体化平台,坚持“线下不见面,线上面对面”的交易模式,政府采购项目从入场登记、发布公告、采购文件获取、投标(响应)文件递交、不见面开评标、合同签订等环节实行全程网办,实现政府采购项目全流程电子化,电子文件自动归档云端保存,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性,交易项目全过程信息可溯可查,提高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公平性和透明度。
二、聚焦难点堵点“贴心办”。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对进场项目实行即时受理、限时办结、跟踪服务,并全程提供业务咨询、流程指导等服务,做到前期对接“零”困难、实时推进“零”障碍、全程解答“零”疑惑,缩短交易时限,最大限度方便服务主体。立足服务主体的实际需求,按照“一次办、马上办、网上办”的工作思路,严格执行项目受理过程一次性告知、办理过程限时承诺等原则,确保“一次办成”“一次办好”。秉持“前移一公里”的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做好政府采购活动全过程服务保障工作。开辟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难事帮办”,持续提升交易服务质量和交易效率。截止目前,为2宗小额工程开辟“绿色通道”。
三、聚焦阳光透明“规范办”。为推动政府采购改革创新,深化区域间合作,实现优质专家、场地等资源的优势互补,根据《宜宾市政府采购中心关于政府采购市内异地远程评标工作的通告》要求,常态化开展政府采购市内远程异地评标。与泸州市纳溪区、重庆市永川区等地签署《公共资源交易跨区域合作和信息共享合作协议》,深入推进开展宜泸、川渝等地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全面落实政府采购远程异地评审全覆盖,有效防范“围猎”专家等不良行为的出现,促进政府采购规范化、高效化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