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综合新闻 > 区县信息

新都区“三链同构”赋能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转型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4-05-11 17:07
浏览 次

新都区交易中心聚焦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技术链”、激活“管理链”、优化“服务链”,充分发挥“三链同构”的整合效应,有效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便利化水平。

一是着力提升“技术链”。以减成本、易参与、提效率为切入口,持续拓展深化“互联网+”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建设工程项目100%“不见面”开标、3000万以下国家投资工程项目100%远程异地评标、电子签章、电子保函、电子档案、专家抽取在线监督等一系列电子化创新举措,实现招标文件“在线看”、投标文件“线上递”、评标专家“在线抽”、交易进程“实时查”、异议投诉“在线办”,确保项目登记、场地预约、公告公示发布、中标通知书发放、合同签订等招标投标服务事项全流程电子化。

二是着力激活“管理链”。以抓管理、强规范、严见证为切入口,完善在线监督、建设工程联席会议制度,深化与行政监管部门的“一体化”协同。建立与区纪委监委、审计部门的协同配合机制,着力深化综合管理、行业监管、信用监管、社会监督“四位一体”交易监管模式。同时,实施工程招投标项目常态化跟踪回访制度和标后评估制度,坚持“一标一访、一标一评”,全面、客观、公正地对各方市场主体行为进行系统分析、评价和总结。2024年对工程项目进行“一标一评”35次。加强开评标现场不良行为的曝光公示,向监督部门报送不良行为1人次。健全线索移送机制,形成监管有据、考评有度的良性运行体制,有效维护了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三是着力优化“服务链”。以提标准、细引导、树标杆为切入口,设立35个独立评标工位,改造监督区域,增设交易会客厅、智能导引牌等,为服务对象营造舒适温馨的交易环境。创新推出“交易专员”跟踪制度,实行标前靠上对接,标中精细服务,标后暖心回访,围绕“一标一员一跟到底”服务主导模式,综合运用“容缺办”“一次办”“限时办”等创新服务举措,帮助各方交易主体厘清办理流程、办理材料、办理时限,打造全方位服务矩阵,切实为项目顺利交易疏阻提速。推行“假日不休息、午间不间断、夜间不断档”等延时服务,确保项目“零积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