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攀枝花市仁和区不断深化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对标省级试点区建设标准,聚焦民生需求、聚焦便民服务、聚焦精准助企,按照“一镇一特色,一村一品”,全域打造亲民化、便利化、特色化办事平台,不断提炼典型经验,发挥辐射带动、示范引领作用,谱写政务服务“三化”建设新篇章。
一是“清单”+“订单”式精准服务。推行政务服务“清单”化管理,梳理136项乡镇级服务事项进驻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将“个体营业执照”等面向企业和群众的102项高频事项下沉到乡镇办理,今年以来,共办理各类事项7.1万余件。建立代办服务制度,梳理村级代办事项清单61项,梳理代办服务重点特殊群体7378人,组建帮办代办服务队伍共计308人,开展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特事特办服务等个性化“订单式”定制服务。结合“一村一品”,推出的“便民服务直通车”帮办服务、“周五入户工程”服务、“便民服务代办队”、“跑小二”帮办代办等等,2023年以来,全区镇村两级便民服务机构已开展各类代办服务共计5.1万件,基本实现“就近办”“家门口办”,有效解决群众办事“难、繁、远”等问题。
二是“线上线下”同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实现三级政务服务体系“一张网”,区、13个乡镇(街办)、81个村(社区)一体政务服务平台覆盖,乡、村两级103项政务服务事项在网上可办;大力推行“掌上办”,开发“政务地图”特色应用,汇聚展示全区95个政务服务机构及便民服务点,上线360余项高频事项,实现政务服务、特色农副产品、特色文旅产品、康养服务在一张地图上汇聚展示,实行一键导航服务,最大限度发挥集办事、查询、推介为一体作用。定制开发基层便民服务体系综合查询系统,办事群众可自助查询服务、打印服务、生活缴纳服务和留言服务,实现线上线下服务整合。
三是“政务服务+”推进跨界融合服务。高水平创新“政务服务+”模式,有效融合政、银、企、邮各类资源促进政务服务“双向赋能”,实施“政务服务+金融”“政务服务+电力”“政务服务+邮政”等多种跨界合作模式,开展“政务服务+产业”“政务服务+康养”“政务服务+乡村振兴”等多种业务融合合作,在全区建立35个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73个农村政电融合服务点,在全区94个便民服务中心(站)设置“政务+邮政”专窗,在39个村级邮政营业网点开展12项政务服务事项帮办代办和《老年优待证》免费寄递服务,为辖区内18家康养机构按需组织开展上门服务,协同打造渡口社区“一站式”汽车产业综合服务中心,构建全方位、立体式便民服务体系,为“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