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优做强企业要素保障,三江新区用好用活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一区一策”政策支持、独特金融资源禀赋等优势,在研发支持、资金保障、人才输送等方面补短板、锻长板,全力保障企业生产经营需求,激活企业发展动力。
一、创新驱动发展。聚焦企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效益兑现,实施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建立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引进2个院士工作站,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大学科技园实现零突破,实施省、市科技计划项目12个,拥有3家省级成果转移转化示范企业;全区40%的规上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新增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8家,产教融合型团队达37个,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四链”融合发展优势凸显,显著增强了全区企业高质量发展内核动力。
二、融资增强活力。聚焦缓解民企融资难融资贵,相继成立中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基金、天府国际基金小镇—川南创投中心、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智能终端企业出口退税资金池,进一步开展“助企优抵”服务,帮助企业获得融资50亿元;深入贯彻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发挥长江担保公司平台优势,推出“宜加保”加工贸易担保保函,帮扶加工贸易企业降低流动资金占用成本、提升流动资金循环能力;提升“政采贷”信用融资工作力度,发挥政府采购合同资金支付保障优势,促进金融机构与中小微企业良性互动发展,发放“政采贷”900万元。
三、人才汇聚智力。充分发挥“双城”教育、人才优势,引导“双城”高校紧扣新区新能源、智能汽车、智能终端、高端装备制造及生命健康4大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设立电子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汽车工程等特色学科专业,覆盖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的培养层次和类别,建成西南交通大学宜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6家生产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智能终端(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生态联盟等,实现教育资源与产业发展充分融合。组织参加各类招聘会857场,累计为园区企业输送劳动力5098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