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双流区分中心致力于打造践行新发展理念、最阳光、最协作、最规范、最便捷、最具活力的公共资源交易示范平台,抢抓省级“示范交易中心”创建机遇,在制度建设、服务措施、平台搭建、信息化建设等四个方面持续发力,基本实现“一站式”咨询引导、“一次性”告知服务、“一窗式”业务受理和“一键式”评价机制的“精准服务”闭环管理体系。2021年43项服务事项已全部实现全程网办、网办率达到100%,招标人、评标专家和招标代理机构服务满意率已从去年的82%提升到现在的95%,质疑投诉率实现归零。
一、坚持制度机制创新,牵住工作突破“牛鼻子”
一是创新建立中心《招标人信用考核办法》《代理机构信用评价考核办法》《评标专家信用评价考核办法》,根据12分、6分、3分、1分四档扣分评价结果,分类记录上报现场不良行为,切实落实各方交易主体行为规范积分管理。二是创新建立政府采购闭环管理体系,构建“年度计划+月度清单+政府采购APP过程监管”项目受理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变被动受理为主动服务,打好项目组织实施的“提前量”。三是创新建立政府采购组织实施联动会商机制,解决采购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规避法律风险;按照项目实施进度探索分类实行“绿色告知、黄色提示、红色暂停”三色管理机制,督促采购人保质按时推进项目。
二、坚持管理服务创新,找准工作突破“小切口”
一是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开展送交易服务进社区“链家式”活动,通过下沉服务、全程网办、电子保函替代保证金等现实举措,进一步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和服务。特别是在黄水镇开展的“亲民惠民—安置小区底商公开招租网上竞价操作指导服务”主题活动引起较大社会反响,吸引人民网、四川发布等10余家主流媒体竞相报道。二是聚焦“提升服务温度感”,通过服务流程再造、设施设备提升、智慧交易场景搭建等有效举措,切实解决交易项目受理与服务中的盲点、痛点和堵点。特别是针对评标专家创新推出的“精准服务明白卡”,在细节上做足功夫,让评标专家切实感受到“服务至上、宾至如归”的体验。
三、坚持平台技术创新,踩准工作突破“节拍器”
一是突破平台壁垒,在全市率先登记设立“成都市双流区政府采购中心”,一举借力省级电子化平台成功切换到供应商线上直抽模式,大幅提升资格预审阶段工作效能,切实降低采购交易成本,压缩采购工程项目周期12—13天。二是着眼系统迭代,全面夯实安全高效网络技术支撑。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60余万元资金支持,对中心开评标区现场设备、音视频数据存储系统实施全面迭代升级。截至目前,中心开评标数据稳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开评标系统故障率由去年的15%下降至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