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今年6月以来,乐山市井研县认真贯彻省委彭清华书记“构建布局合理、务实有效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完善村级民事代办制度,让乡亲们享受到更便捷更优质的基本公共服务”重要指示精神,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镇村便民服务体系“三化”建设为契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制定《井研县“研为百姓·办事不出村”实施意见》,率先开展“办事不出村”试点,明确各级职责,优化服务流程,畅通线上线下办事渠道,以“小切口、大纵深”推动便民服务向23个村延伸,切实打通了服务基层群众“最后一米”,实现服务基层群众“零距离”。截至9月底,共为群众办理政务服务事项5080件,其中直办3790件,同比增长92%,代办1290件,同比增长67%。
一、延伸“一网通办”,变“群众跑路”为“数据跑路”
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纵深发展,将电子政务外网部署到15个试点村,延伸社保、医保等20个直办事项的业务系统,实行县、乡、村联网联审,满足了基层群众“多点办、就近办、一次办”需求,服务效率提升近70%。向群众推广“天府通办”和“四川政务服务网”应用,由村级代办员指导村民进行注册、查询和申请,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不出村就能网上申请、网上查询、网上取件。目前正根据群众需求,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拓展“办事不出村”线上服务平台,全力推动村级事项“一网通办”,真正实现变“群众跑”为“数据跑”。
二、下沉服务事项,变“不能够办”为“直接可办”
为确保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梳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涉及社保、医保、民政等8个方面的56个便民服务服务事项下沉到村,实现服务清单与个性需求相统一,形成“56+N”的村级服务事项清单,通过优化办理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形成《井研县“办事不出村”办事指南汇编》,其中20个原来村上不能办理的事项变为村上直接办理。截至目前,已发放“办事不出村”便民服务事项清单23000份,办事指南56000份。同时,采取“专家授课+视频讲座+操作指南”对镇村工作人员进行培训17次、视频自主培训90余次、上挂学习培训2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村干部的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有力确保了村上可以办、能够办、办得好。
三、完善代办机制,变“群众来办”为“干部代办”
为切实解决群众办事的痛点、难点问题,避免人力和财力浪费,进一步完善村级民事代办制度,通过统筹各方力量,大力推行“一员多用”,建立县、镇、村三级联办机制,变群众自己上门办为村干部为其代办帮办。镇(街道)级、县级部门各固定2名以上工作人员,负责办理村级上报事项。组建由村组干部、党员、志愿者为成员的“村小二”便民服务队23支252人,发放“连心卡”,卡片标注联户干部姓名、联系方式,为群众提供“代办帮办”服务。针对特殊群体和特殊事项,推行“上门”服务,最大程度做到群众“办事不出村”。目前,所有下沉事项均在承诺时限的基础上实现平均提速70%,其中农房建设审批等事项办理大幅提速,由12个工作日缩减至3个工作日。
四、助力乡村振兴,变“物理变化”为“化学反应”
推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由物理变化催生化学反应,把“办事不出村”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相结合,深化“政务服务+”,下沉延伸金融服务,并配套邮政快递等物流业务,实现“政务+村务+金融+邮政+物流”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既解决了过去群众办事“多次跑”“往返跑”“到处跑”等痛点堵点问题,也满足了本地小微企业和电商平台的金融服务和物流快递需求,倾力助推乡村振兴。6月以来,三江镇花树湾村和研经镇大团村的群众通过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取现17笔,咨询小额信贷13人次,直播平台共直播185场,累计场观人数达14.8万人次,实现线上销售1万余元、带动线下销售10万余元,助力群众人均增收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