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江安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减”审批、“加”服务、“除”壁垒,推动政府权力“瘦身”、市场“强身”,不断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一、服务做“加法”,为政务服务“提效”。一是加强基层阵地建设。将原来分散在县城各处9个办事服务大厅,集中统一到江安市民中心,整合31个部门102个窗口,为广大企业群众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以抓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为契机,结合“幸福宜宾”十大工程,拟投资1075万元新建大妙镇、迎安镇和四面山镇水清便民服务中心,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二是加快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依托四川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江安政务”微信公众号,开展江安“智慧政务”建设,实现业务窗口审批系统与办事群众智能手机实时互动,助推政务服务“好差评”倒逼服务提升。
二、审批做“减法”,给市场主体“减负”。一是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探索“一枚印章管审批”,梳理形成涉及15个部门、187项行政权力事项的《拟相对集中行使行政权力事项清单》。整合涉企开办审批8项,企业登记时间从15天压缩至1天;深入推进“川渝通办”“跨省通办”,全县86项高频服务事项实现“跨省可办”;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由17个独立审批环节调整为4个环节,全流程办理时限从平均220个工作日压缩到90个工作日以内。二是调整行政权力事项清单。按照“只减不增”原则,组织县级部门开展行政权力责任清单编制等工作,印发31个县级部门5011项县本级行政权力责任清单。开展“减证便民”行动,集中整治困扰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各类“奇葩”证明,按要求全面取消不合理的证明事项,印发了23项《保留证明事项清单》和56项《取消证明事项清单》,实现“清单之外无证明”。
三、壁垒做“除法”,促营商环境“升级”。一是畅通沟通渠道。完善政企定期联系制度,结合“双千”、“橙商有约”等活动,开展非公企业定期走访;针对性邀请企业家代表、行业专家、主管部门对收集到的减税降费、优化审批流程等问题进行会诊,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严格执行《江安县政商交往“六着力”“七坚持”“十二禁”正负清单》,加强政企沟通交流,截至目前,累计收到意见建议263条、解决企业困难81个。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拟草《江安县优化投资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壮大环境建设年活动方案》,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完善营商环境联席会议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