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街道南桥社区“智慧社区+区块链”场景应用正式上线。该场景应用成功解决了南桥社区在便民服务中高龄补贴认证问题,纾解社区老龄服务痛点、难点,有效助力社区便民服务效能提升。
一、问需出发“上链” 服务社区老龄群体
今年84岁的刘家雍老人户籍所在地为灌口街道南桥社区,但最近几年,老人一直居住在重庆子女家中。老人领取高龄补贴,需要进行一月一核验的严格“视频打卡”,繁复的验证过程让老人和家人很头疼。而在整个南桥社区登记在册的享受高龄补贴的居民共有369人,好多老年居民都曾向社区反映过验证难的问题。从居民需求出发,南桥社区依托以区块链技术搭建的智慧社区应用平台,为老人们“验证打卡”找到了更为便捷的办法。针对居住在外地的本市居民,以前采取的核验方式是每个月通过视频电话或者是由他本人用水印相机拍照提供核验依据,现在,南桥智慧社区应用平台开发出每位居民的专属二维码,通过扫码即可进行认证。此外,居民还可进入手机端天府市民云APP,进行自我人脸识别认证,实名认证成功后,社区后台也会自动接收到认证信息。在区块链技术搭建的智慧社区应用平台上,整个认证过程只需1分钟,减少了社区居民信息的多轮审核校验程序,社区高龄老人享受到了更好的服务体验。同时,为居民搭建的这个云端智慧服务场景还设置了他人帮助认证的功能,最大程度地减轻了社区对居民信息的重复统计、多轮审核和多端上报工作症结,实现了让老年群体“放心办”“云端办”的贴心服务。
二、智慧治理“固链” 强化基层治理能力
南桥社区位于都江堰景区核心地带,社区老龄化程度突出、原住民又多外迁,游客服务需求体量也较大。因此,南桥社区的发展治理工作一直都面临着服务人群多元、治理难度较大等问题。针对社区高龄补贴认证需社区每月人工核实,高频又繁琐的工作现状,通过区块链中的“存证技术”“数字身份”“监管数字化”等技术路径,南桥社区成功建立起了部门间信用闭环,打通以往数据互通不及时、交流反馈不彻底的工作障碍,实现了部门协同工作场景。验证成功后生成的凭证真实且不可篡改,社区可直接下载验证凭证,选择对应部门需要的格式导出后上报。这不仅实现了同一凭证在多部门间的通行使用,构建起部门间信息、数据协同处理的工作平台,也有效提升了数据共享的精准度和可信度。借助这个应用场景,南桥社区工作者不需要重复核验,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服务的质量也得到了有效保证,智慧元素的融入也提升了灌口基层干部的社会治理便民服务能力。
三、放开合作“强链” 营造融合发展生态
目前,灌口街道南桥社区已经成功完成区块链第一期老龄服务场景的试点。而这是灌口街道在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工作中的一次重大创新,下一步,灌口街道将结合社情民意征集分析结果,因地制宜开发服务内容和操作模块,在完成南桥社区居民使用反馈评估后,进一步将区块链场景开放推广至全街道下辖9个社区使用。 同时,灌口街道将借助社区老龄服务“上链”这一智慧治理切入口,还将在充分保障居民个人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更多社区治理场景、服务场景的深度运用,如社区常态化疫情防控、流动人口管理、小区党员服务等,集成打造社区智慧治理便民服务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