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游仙区全力推进政府采购项目实行全流程电子化。历时两年半,游仙区电子化采购平台共计完成359个项目,涉及预算资金1.12亿,全面实现区内政府采购“线下无交易、采购全监管、信息全公开”,构建了“操作留痕可追溯,过程透明全公开”的新型监管机制,政府采购效率大幅度提升。
相比传统政府采购开评标,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在打破采购工作时间空间限制、降低企业成本、加强风险防控和监管力度、提高评审质效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但也存在因政策法规不熟、业务流程不熟、平台操作不熟等因素,个别项目频频流标,既耗费了采购单位的时间成本,也增加了供应商的交易成本,影响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建设的整体进程。今年以来,游仙区不断创新平台服务工作方法,打破操作流程堵点,进一步推进政府采购与互联网、大数据的深度融合。
一是出台《绵阳市游仙区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简易操作指南》。《指南》从环节上针对“准备工作、采购执行、采购文件归档”三个方面15项工作内容,分别明确了采购参与单位的主体责任,详尽罗列了项目采购流程中需准备的资料和相关政策依据,指导项目参与人都能在法律的框架下,有质效地完成采购相关工作。
二是开展线上线下调查问卷活动。在2020年参与区内政府采购领域的供应商中,开展“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运行”线上线下调查问卷活动,内容涉及平台运用、采购程序、采购政策、优化服务建议等内容,覆盖了货物、服务和网上商城等项目。活动自1月10日开展以来,共收集到57条反馈建议,为找准优化工作的方向,推动共商共建共营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了支撑。
三是实施政府采购实务操作“主动服务”。修订完善区政府采购中心工作任务清单和政府采购“最多跑一次”办事流程图,实施“承诺制”,最大限度取消不必要的投标证明材料,确保采购人在材料齐全的情况下“一次办好”,提升政府采购服务效能。同时,政府采购从业人员中打造一支专业化业务指导队伍,充分发扬“店小二”精神,争当实务操作的讲解员,政策咨询的宣传员,企业诉求的服务员,主动服务多种渠道解决采购当事人的问题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