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金牛区针对政务服务中程序重复、来回跑路、审批慢等痛点堵点问题,创新构建“一网通办、一窗通过、一码通行,效率最高、流程最优、服务最佳”的“三通三最”政务服务模式,全面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效,奋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区。
一、实行“一网通办”,推动实现“效率最高”。一是构建“网上政务大厅”。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按照“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原则,实现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可申请”,推动全区100%审批服务事项“零跑路”。依托“天府蓉易办”平台,精细化梳理“我要开网吧”“我要开餐厅”等54个主题服务事项,变“纵向型多链条审批”为“扁平化一网办理”。依托区政府门户网站,搭建“企业服务云超市”和“企业诉求直通车”,集成政策服务、复工复产、咨询投诉等服务功能,上架政策184个,实现“一网查询、一键回应”,有效破解企业服务碎片化难题。2020年,“网上办”共办理事项130余万件,“事项可网办”实现率100%。二是完善“网上审批机制”。按照“一口受理、并联审批、线上流转、限时办结”原则,启动数据治理工程,汇聚42个部门1800余万条政务数据,向社会开放58类公共数据资源。建立企业“注册开办—产值营收—税收贡献”全生命周期数据内部共享平台和“线上会商”决策机制,牵头部门协同相关责任部门网上限时审批,协调解决并联审批中存在的争议与问题,变“反复函询、分散决策、线下运转”的传统审批模式为“限时决策、内部协同、线上会商”的“网上审批机制”。2020年,我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并联并行办理机制”成功获评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成为全省唯一上榜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三是实现“线网无缝对接”。在全国率先开展行政审批现场勘查全程标准化电子化工作,推行“一网运行、一套标准、一次踏勘、一体监督”新模式。“线上”,企业足不出户即可提交现场勘查预约申请;“线下”,工作人员及时跟进,利用“移动终端”进行现场勘查,实时拍照录入、及时作出勘查结论,并归档上传;“网上”,利用“承诺制+云勘查”实现审批全流程“不见面”。目前,金牛区已有94个行政许可现场勘查事项实现电子化、标准化运行。2020年,线上踏勘项目办结336个;建设投资项目142个,投资额553.16亿元。
二、实行“一窗通过”,推动实现“流程最优”。一是“分类窗口”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将划转区级部门的584个事项和98个委托事项进行梳理归类,整合形成政务大厅的社会事务、经济事务、食药卫生事务、个人事务四大类服务窗口,建立金牛区“综合事项”服务区,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一窗通办”服务模式。目前,仅注册登记窗口就整合了22个部门的备案办证事项,实现审批运转效率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二是“综合窗口”变“跑多个窗口”为“跑一个窗口”。设立企业开办“综合窗口”,将13个部门的33个审批事项和水电气、通信等公共服务事项纳入“综合一窗”办理,推行“110”服务模式,即“一个窗口、一张表单、零费用”,在全省率先实现企业开办3小时办结,变更、注销2个工作日办结。创新实施审批服务“五减五优”行动,减少和优化事项281项,承诺事项办理时限较法定时限压缩87%。2020年,金牛区新增市场主体65876户,同比增长11.1%,新增企业注册资本2261亿元,同比2.2倍。三是“移动窗口”变“坐等式接件”为“跟进式服务”。设立企业导办、政策咨询、外商投资和重大项目“服务专窗”,将服务窗口延伸到成都国际商贸城、高新园区管委会等产业功能区,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提供服务窗口、功能区、街道“三维联动服务”和策划、招商、促建、运营“四段联续服务”。实行重大项目“首席服务制”,指定服务专员开展“一对一”全程“零障碍服务”;在全省率先推行市场主体登记“局所联动、全域通办”,方便企业少跑路、就近办。2020年,新增外商投资企业55家,同比增长83.33%,累计为260余个重点项目(企业)提供高效行政审批服务。其中,仅用1天时间就取得海尔成都区域细胞制备中心的四部门联合审批复函,2个月实现海尔盈康从签约到开工。
三、实行“一码通行”,推动实现“服务最佳”。一是“证照代码”实现“一码通办”。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整合相关部门备案办证事项,推进“43证合一”,市场主体只需提交“一套材料”,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即可实现全流程“一码通办”,无需再重复提交相关材料,并可在最大限度破解“办照容易办证难”问题。在政府门户网站公示“一照通办”事项清单,实现“一码集成功能、一证(照)全程通办”。二是“项目编码”实现“一码审批”。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涉密项目除外)赋予“项目编码”,作为项目全周期管理身份标识,通过“网上申报、平台赋码、一码通行、信息共享、并联办理”,所有申报材料“一次申报全程流通”,审批全流程各环节“扫码下载”“一码审批”,实现信息代码归集、进度即时掌握,推动投资项目由“重前置审批”向“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同时,方便申请人扫码实时远程查阅事项办理进度,进一步推进审批服务便捷化、便民化。三是“服务二维码”实现“一码查览”。构建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事项审批数据库,分类生成可供查阅、下载的各类标准化工作规程、报审资料、办事流程和办事指南“二维码”,实现服务指导网络化。拓展“金牛服务”微信微博、“掌上金牛”微信公众号功能,开设政务服务事项导办、咨询、预约等功能,实现“在家取号、途中排号、到厅即办”,其便捷服务深受群众好评,“金牛服务”微信被中国科学院电子政务理事会评为“2020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应用(APP)”“金牛服务”微博连续三年被人民日报社评为年度“全国十大服务中心微博”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