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坚持开放包容,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自贸区与综保区高效联动,建设辐射西南、链接全球的“保税+”产业基地。持续推进“一带一路”软规则互认,深入开展基于多式联运“一单制”的单证、通关、金融业务流程试点。严格落实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探索建立“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加快智慧陆港建设,提升口岸通关效率。
二是坚持宽松公平,营造市场化营商环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城市机会清单”收集发布机制。强化要素供给保障,建立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设立专业基金管理机构。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以更大改革便利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
三是坚持稳定可期,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探索完善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动态调整行政处罚“三张清单”。健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现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配合做好成都市优化营商环境立法工作。
四是坚持便捷可及,建设便利化营商环境。高标准推进蓉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为欧洲产业城及周边企业提供涉企、涉外、人才及员工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一窗通办”,实现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可办,90%一窗受理,高频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提高惠企政策可及性,推行免申即享。提升企业市场准入、经营发展、注销退出全生命周期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