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全“规矩标尺”。全面落实首问责任、限时办结等“三项制度”,修订和完善窗口工作人员管理、考核评比、投诉处理等管理机制30余项,建立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启用“值班长巡查制度”和聘请政务服务监督外援,工作人员亮牌上岗,设置意见箱、“好差评”评价仪,多方位适时监督。开展警示教育、“以案促改”、专项问题整治,明确5个整治重点、12项具体内容,制定10条整治措施,办事群众满意度再提升。
(二)强化“标杆标尺”。通过引领学、集中学、交流学等方式强化服务意识,运用业务大讲堂、业务测评、知识竞赛等方式提高进一步提升业务技能,开展“红旗窗口”“优质服务明星”“党员示范岗”评选活动30余人次,争当“人民满意公仆”,实行提醒、函询、诫勉和日常量化预警等机制,有力遏制政务服务不优、服务企业“中梗阻”、政策执行中“卷帘门”等问题5个。
(三)树牢“服务标尺”。全面落实“不见面”审批、“非接触式”办税、“邮寄代办”“预约办”“集中办”“网上办”等服务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复工复产服务需求;开展上门、延时、预约等特色服务900余件次并将13项高频事项纳入周末预约服务范围;靠前服务中国西部(广元)绿色家居产业城建设等招商引资签约项目,为杨氏一酒、卫子机械养护中心等企业提供代办、上门和联合验收服务5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