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被撤并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群众办事效率、减少帮办成本,筠连县紧密结合“放管服”改革工作,靶向分析、精准施策,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政务服务“后半篇”文章,最大化实现群众办事高效便捷。今年年底,全县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达市一级标准将达到16个,占比88.9%。
一、下沉审批服务事项,实现“就近办”。组织县级相关部门认真梳理拟下沉审批服务事项,在征求各方意见基础上,将与企业和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可以由乡镇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下沉到乡镇,下放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实施。形成《筠连县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受理、办理(代办)事项目录(121项)》,并印制办事服务指南模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前,县级下放乡镇办理行政许可4项,公共服务事项80项;经优化完善后,部门下放行政许可事项24项,下放公共服务事项156项。
二、整合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网上办”。全面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在县、乡、村三级的应用,加强软件开发,完善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及四川政务服务网手机APP功能,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对接12345市民自助服务终端机运行维护商,在终端机上加装政务服务模块。除利用电脑、手机登录外,办事群众还可以在便民服务大厅自助服务终端机上登录四川政务服务网查询相关信息。率先在全市实现县内政务平台数据融合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实现群众办事“零材料办”“网上办”。目前,全县“网上办”和“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95.1%,其中“网上办”事项占比91%。今年以来,全县网上办理事项1.45万件次,同比增长20.49%。
三、破解办事服务关键,实现“快速办”。县行政审批非公经济局通过推进一体化平台账号实名认证、电子印章制作使用和证照系统建设,逐步突破办事“难题”,确保被撤并乡镇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办毕所办事”。同时,坚持以快捷便民为工作导向,完善一体化平台和邮政快递对接,缩短帮办代办服务群众“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