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合江县行政审批局以“放管服”改革为己任,聚焦审批提速、服务提质,在“放”上大刀阔斧,在“管”上提质增效,在“服”上精准对焦,巧打行政审批“加减组合拳”,提升审批效率,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群众和市场主体更有便利感、获得感、幸福感。合江县被泸州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评为“放管服”改革先进县。
聚焦“提质”做加法,为便民利企“加料”
一是增加服务场地。县政务服务大楼由2100㎡增加到21000㎡;全县镇街便民服务中心总面积由1350㎡增加到5400㎡,325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的总面积由3200㎡增加到5800㎡,切实优化服务环境。二是增加服务人员。县行政审批局由原政务中心16人增加到54人,县级窗口人员由65名增加到202人,并增聘16名窗口咨询和接件人员,镇级中心人员由135人增加到216人,村级代办人员由975人增加到1625人,切实充实工作力量。三是增加服务事项。县级集中办理事项由382项增加到1042项,镇街由209项增加到232项,村级代办事项由21项增加到44项,切实方便群众就近办事。四是增加服务措施。开展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同城通办”、快递送达、24小时自助、社保卡微信申报办结等服务,切实增强服务质量。
聚焦“提速”做减法,为行政审批“瘦身”
一是减少办理层级。将232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直接下放镇街办理,其中44项可由村级代办员全程办理,努力实现群众就近办事。二是减少办理时限。建立“企业开办三张清单”,其中1小时办结14项,3小时办结9项,6小时办结19项,进入清单事项实行“倒计时”服务,总时限由3310个工作日减少至2189个。三是减少办理材料。按照“六个一律”要求,共清理32个县级部门84项事项、21个镇街证明事项21项、村社证明事项14项,申请材料从1204项减少至956项;明确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能通过个人有效证照证明的、能通过申请人书面承诺解决的、能通过部门之间信息共享解决的,一律取消证明。四是减少办理环节。凡是企业能够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以及可以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方式的投资项目,一律取消核准环节。全县实现县域内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1024项,群众满意率达100%,今年疫情以来,实现防控不松懈,服务不断档,质量不下降,不断提升便民服务中心在领导和群众心目中的地位。
聚焦“自身”强监管,为放管服“护航”
一是勤练内功提素质。通过党组会、周一例会等集会,通报职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限期整改,规范机关运转;通过定期集中学习、业务轮岗锻炼、外出考察交流等不同形式,培训窗口工作人员礼仪,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二是背对背满意度测评。值周巡查人员每天必须抽查办事群众5人左右,对窗口服务态度、办件速度等进行满意度测评并征求意见,结合指纹考勤、视频监控,对窗口人员和机关职工中存在的违规违纪问题,发现一起、指出一起、整改一起,形成“日考勤、周通报、月考核、季考评”制度,列入窗口绩效考核,倒逼窗口提高办事效率。三是办事“好差评”监督。安装线下评价器51台,制作二维码评价板30块,建立“好差评”工作机制,实现评价、反馈、整改、监督全流程闭环工作,通过四川政务服务网、二维码等线上评价渠道和实体政务服务大厅评价器等线下评价渠道相结合,倒逼各窗口单位不断改进工作,大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切实增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今年以来,全县主动评价率达到78%,满意度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