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效便民平台。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打造“1+12+143”服务平台,下沉镇可办事项52项、村可办事项45项。提供线上事项查询、网上预约、在线办事、材料提交、结果反馈、办件进度查询等全流程服务,拓宽网上办事广度和深度。依托工改系统(2.0版),对投资建设项目实行一窗受理、网上运转、并行办理、限时办结、统一反馈,形成网上联办机制,审批提速55%。开展政务服务质效不高、营商环境不优等专项治理,着力破解行政审批服务领域突出问题。 (2)阳光交易平台。建立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制度,升级视频监控系统、“一标一档案”管理系统、评标专家全封闭管理,创建技术咨询服务专家库,纳入技术咨询服务专家90名,出台配套管理考核细则,定期发布需求论证专家使用台账6期。全面落实采购优惠政策,将小型和微型企业报价扣除比例从6%提高到10%,所有政府采购项目不再收取项目投标保证金。公开发布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招标信息、中标公告等,梳理(岗位)权力风险防控责任清单,制定防控措施21条,对7风险点时时监控。开展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专项问题治理,破解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突出问题。 (3)满意民生平台。搭建全区12345政务服务热线区内二级处办平台,明确61个区级部门和12个镇承办主体,统一“主要领导审核+分管领导督办+具体经办人承办”处置方式,确保办理质效。建立10分钟回应、半小时转办、24小时响应、急件要件快处制度,对新冠疫情防控、村级建制调整等群众关心事项实行4小时办结制。实行月情分析、季度考评,将办理情况并入年终考核。建立联席会议机制,集中会商解决政务服务热线办理“中梗阻”问题,打造满意民生平台。1至6月,已受理信件 1248件,办结1229 件,按时办结率为99.52%,办理满意率为84.44%,服务满意率为8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