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抓学习培训,增强服务意识。以“放管服”改革为契机,对从事窗口服务工作人员开展学习教育,开展党性教育,强化宗旨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开展自我摆问题、找差距,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政务服务具体工作上。制定周密的管理制度和培训学习计划,以集中学习、小组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分阶段组织学习政策法规、业务技能、内控制度等,让教育学习常态化。
二是抓队伍建设,提升人员素质。统筹人员管理,选派业务精通、数量合理的优秀年轻干部到办事大厅窗口工作,建立和完善对窗口工作人员的培训制度,增强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能力,明确职责分工,做到“谁主管,谁负责”。强化窗口形象,以“笑相问、双手接、一口清、快速办、甜相送”为指导,坚持规范着装,做到仪表端正、举止文明、态度和蔼,注重服务形象、服务语言、服务态度、服务纪律,为企业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三是抓服务环境,营造温馨氛围。推进“清单式”服务,严格落实“五制”,即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和责任追究制; 进一步完善岗位服务标准,建立 “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次性办结”的工作机制,全面实现“五公开”(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和工作流程公开,服务承诺和办结时限公开,收费标准和收费依据公开,办事结果公开,工作人员姓名、职责、联系电话和监督电话公开)和“三亮明”(亮明身份、亮明承诺、亮明标准),打造阳光政务服务,着力营造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
四是抓效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和转变政府职能要求,全面梳理行政权责事项并逐项列明设定依据,进一步加强县政务服务大厅和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推行集中服务模式,形成以县政务服务大厅为主体的上下联动、层级清晰、覆盖城乡的服务体系。深入推进“一网通办”,加强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运用,扎实推动部门业务专网与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加快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加快审批效率。同时拓展多元化服务方式,推出“精准服务”“绿色通道”“容缺受理”“信用承诺”等个性化、人性化服务模式,通过“网上办、电话预约办、邮寄办”等形式,特事特办、急事急办。
五是抓监督管理,强化考核力度。紧密结合窗口、行业特点,特色化开展岗位廉政建设,严禁办理审批事项过程中有“吃、拿、卡、要”等不廉洁行为。大力推行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定期发布“好差评”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健全考核制度,将部门窗口投诉情况纳入窗口人员月考核和季度考评,并向各主管单位通报部门窗口季度工作考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