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县行政审批局通过“网上办、预约办、邮寄办”等形式,探索“不见面审批”服务,实现了部分企业和群众办事“零接触”、“零跑腿”,助力合江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目标引领,党建和业务双促进
提出“新理念、馨服务、心沟通、星体验、兴荔乡”的“五星级服务理念”和“交办工作零推诿、服务事项零差错、办事对象零投诉、干部职工零腐败”的“四零目标”。以“三会一课”为抓手,开展“党建+政务服务”、“党建+群团活动”、“党建+便民举措”,通过亮流程、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实施党建“政治筑魂、思想强基、组织塑形、纪律固本”,把机关党组织建成践行“两个维护”、做好“三个表率”、树牢“四个意识”的坚强战斗堡垒。以“四个一”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一门制:除车辆年检审核、婚姻登记外,其余事项均入驻政务服务大楼。一窗制:实行“一窗分类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一窗出件”。一单制:建立权力清单、程序清单、责任清单,做到事项、流程、责任明确。一站制:申请人只提供一套资料,部门、股室之间共享,避免出现“重复证明”“循环证明”。
利企便民,“放管服”和“优环境”同谋划
一是疫情期间防控不松懈服务不断档质量不下降。严防死守,疫情防控“不松懈”。在县服务大楼门口设立应急防疫监测服务点,实行一门进出,实行“三必查、一核验”,即进出人员必测体温、必戴口罩、必核身份。对公共服务区域定时消毒持续跟进。预约审批,服务群众“不断档”。梳理865项“一网通办”事项清单,鼓励“网上申报、邮寄办理”、电话预约、人工代办。回应关切,服务质量“不下降”。“隔离病毒、不隔离服务”。窗口根据预约情况,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即办即走,不多滞留,不多跑路;对重大项目、民生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组织业务骨干为相关主体提供咨询、指导。目前,全县复工复产率达100%。二是推行“不见面”和“一事一次办”审批服务。网上办。通过政务服务移动端或职能部门网站,将“原件预审”和“原件核验”升级为“全程网办”,宣传网办流程,积极引导群众“网上办”。今年网办件达2176件。寄递办。引导企业、群众通过统一物流快递提交纸质申请材料,批文证照可通过邮寄送达。今年邮寄办件5195件。容缺办。若申请人主要申报材料齐全,次要材料欠缺,可先予容缺受理并进行审批,容缺补齐后,颁发相关批文和证照,基本做到“一件事一次就跑好”。今年容缺办理294件。
一是设施标准化。全县21个镇(街)统一设立便民服务中心,325个村(社区)设立便民服务代办站,大厅面积、标识标牌等全部标准化,并配齐便民和办公用品。二是流程规范化。镇(街)实行“一窗分类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一窗出件”办公模式。开展延时、预约、上门、全程帮办代办等服务。建立完善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信息推送等制度。规范村级组织代办事项,建立村级事务清单制度,103件高频事项“掌上可办”,90%以上主要办税事项实现“全程网办”。三是服务亲民化。镇(街道)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设置办事窗口6-8个。便民服务站实行“一窗多能、一网多职”模式,进驻工作人员4名以上。村级代办站实行村(社区)干部值班兼代办员。在2个街道办事处实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试点,通过增设等候座椅、饮水机、手机充电台、舒适沙发、温馨绿植、大屏电视、报刊书架等便民服务设施,让社区成为集“党群、政务、社区、文体”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办事、休闲、学习、文娱等多功能服务,带给居民家的温馨和感觉,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空间布局更优化、功能配置更完备、环境氛围更温馨、干群活动更丰富、服务供给更贴心,试点成功后向全县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