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合江县行政审批局在战“疫”背景下,调整审批工作思路,精简审批优化服务,精准稳妥推进复工复产工作,努力优化行政审批服务系统的营商环境。
一是推行不见面审批服务。针对可全程网办的事项,鼓励和引导企业、群众通过“四川政务服务网”“天府通办”APP和各行业部门(单位)门户网、客户端,在线咨询、提交申请办理相关业务;对未实现全程网办事项,采用网上申报、线下邮递材料的方式进行。进一步梳理公布本单位“一网通办”事项清单,规范办事指南,减少中间环节和书面材料。加大网上申办、邮政寄办等配套服务,完善政务服务大厅自助服务区,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不见面审批”。持续推进高频事项主题式服务事项应用,实现“不见面审批”“最多跑一次”或“一次都不跑”的一站式、全流程办理。今年1-4月,行政审批局服务大楼各窗口实现网上办1571件,邮寄办4362件(其中税务3305件)。
二是优化审批服务流程。首先开通审批“绿色通道”。涉及疫情防控、安全稳定、交通物流、重大工程、重大民生等相关重要审批事项,要精简优化办理流程,按照“提早介入、随到随审、快速服务”的原则,开辟“绿色通道”,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做到特事特办、即来即办。如合江县绿芝宝清洁服务有限公司因为业务需要急于办理营业执照,但苦于文化程度低不会操作电脑,大厅窗口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在电脑上帮助企业从注册成功。其次畅通联审“快速通道”。对企业复工复产和新开工急需办理的审批服务事项,要加快审批速度,严格按承诺时限办结。涉及多部门审批的,明确牵头部门统一接件出件。如合江县明丰商贸有限公司因为新冠疫情,迫切需要增加销售口罩的经营范围,商事登记窗口工作人员指导其登录“四川省药监系统”提交申请资料,顺利完成了二类医疗器械备案手续。其三鼓励“告知承诺”受理。对涉及企业登记、投资项目、工程建设、不动产登记等领域,具备基本条件、主要申报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但部分次要条件或手续欠缺的申请事项,将项目审批、监督事项及标准、完成时限一次性告知企业,企业作出承诺后,相关审批服务部门即先行给予办理。如3月份,在事项未划转情况下,行政审批局现场勘察股、社会事务股主动联系人社局到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合江传承职业培训学校)现场踏勘,并一次性告知相关事项,提高了行政审批工作效率,最终企业满意、群众满意。其四是重大项目“容缺”审批。办理项目选址意见书的项目可研报告、项目建议书或者立项批文可以容缺,在办理用地规划许可证前完善;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环保部门批文、人防部门批文、气象部门防雷前期评估、白蚁防治合同可以容缺,在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前完善;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建设单位资金到位、无拖欠工程款实行承诺制。
三是拓展延伸政务服务。首先是推行政务服务“帮办代办”。要求政务服务部门要健全完善服务企业联系人制度,组织帮办代办服务队伍,按照“一企一员”原则,各镇(街道)要充分发挥村级代办点的作用,鼓励由村级代办人员统一收件、集中代办,减少镇(街道)便民服务大厅人员流动与聚集。今年1-4月,县级政务服务大楼帮办代办217件。其次推行政务服务“上门服务”。行政审批局在做好疫情防控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组织人员到复工复产企业上门服务,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困难等问题。4月26日,县行政审批局项目建设审批股、现场踏勘股一行人实地察看阳光·玖州府一期项目现场,就项目现场设施设备、材料堆放、用电安全等提出了整改建议并完善容缺资料。其三是推行政务服务“就近办理”。按照公布的“就近能办”清单,推动160多项政务服务事项向镇(街道)、园区管委会、村(社区)延伸下沉,积极宣传,确保企业、群众就近办理。
四是强化政务服务效能反馈。首先强化“好差评”评价机制。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机制,拓宽评价渠道,对评价中“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的“差评”问题,分析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其次强化政务服务督查问责。将精简审批优化服务精准稳妥推进复工复产工作纳入县对镇(街道)、园区、单位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目标考核。由“放管服”协调小组办公室牵头,会同县纪委监委、县目督办不定期进行督查考核,进一步促进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