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长宁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推进操作规范化、服务精细化、管控常态化等“三化”建设为抓手,全力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水平。2019年1—9月,长宁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开展公共资源交易项目241宗(含网上竞价),招标预算价2.31亿元,中标价2.21亿元,节约资金926.06万元,节资率4.01%。
一、梳流程、压责任,力推操作规范化。一是严格依据法律法规,梳理政府采购、工程建设、土地采矿权出让、国有产权、农村产权等进场交易流程和注意事项。印制《长宁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项目流程表》,优化完善《轮岗工作制度》、《保密工作制度》、《八不准守则》等工作制度,并严格遵照执行。二是压实工作责任。制定《长宁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手册》、《长宁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员考核方案》,明确具体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岗位具体责任人、岗位补位人员,并实行定期轮岗制。同时,要求采购人员每年签订《廉政承诺书》。进一步杜绝不作为、乱作为、推诿扯皮等不良现象发生的可能。
二、听意见、查不足,力推服务精细化。一是设置意见箱、意见簿,面向采购单位、供应商及评审专家等各方交易主体,对业务咨询渠道的畅通度、服务水平等方面开展问卷调查。截至目前,排除办事卡点、难点7处,接收意见建议15项。二是坚持高效和规范并重。全面推行“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等服务制度,常态化开展“异地远程评标”和“全天候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对蜀南竹海创5A级景区、长宁6·17地震灾后重建、长宁县教体局营养餐等重大工程、紧急项目开辟绿色通道。
三、补制度、强队伍,力推管控常态化。一是打好制度“补丁”。在已出台的《长宁县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规范》等规范性文件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查找工作中职能缺失、职责缺位等薄弱环节,优化完善质疑投诉处理、开评标现场管理、标后监管、诚信体系建设、廉政风险防范等13项工作制度,并及时做好动态调整和更新。二是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坚持每周例会学习制度,组织学习交易法律法规、行业规章制度,开展典型质疑、投诉案例、廉政风险案例,撰写“自省”体会,深入自我察觉、自我剖析、自我整改。截至目前,共开展案例学习讨论25宗,撰写体会7篇,查找整改问题11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