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珙县聚焦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事项涉及审批部门多、提交资料多、来回趟数多、办事时间长等“难点”、“痛点”、“堵点”,落实五项措施深入推进不动产登记服务便利化,进一步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在延时服务时间内共接待办事群众1.2万余人次,办理各类不动产登记和公共服务业务8240件。
一、全面实行“一窗办理、集成服务”运行模式。将房管、国土、税务等65项业务统一归并“不动产登记”大厅,实行统一窗口接件、内部流转审批、一套资料办理。优化登记流程,将不动产登记业务受理、审核、登簿、缮证等4个环节缩减为受理、审核、登簿缮证3个环节,精简流程25%。全面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将“群众来回跑”变为“只进一次门”。
二、大力推进“材料复用、系统审验”办件方式。采取个人信用承诺替代婚姻状况证明相关材料;对身份证、户口薄、学历证明等内容采用“材料复用”方式;减少对营业执照、资格证等材料“系统审验”。目前,申办材料由平均17项减少为平均6项,实现申办材料减少64%以上,大力精简申报材料,切实减轻群众负担。
三、切实压减办理时限,实现不动产登记24小时办结目标。围绕“不动产登记24小时办结”工作目标,整体推进、分类实施,全面推进不动产登记提速增效。设立、查封、登记等15项业务实现即时办结,集体土地所有权变更登记等18项业务实现24小时办结,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首次登记等综合业务实现5个工作日内办结,实现了不动产登记相关业务30个工作日内办结压减至5个工作日内办结,压减办理时限83%以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增添措施,确保2021年实现所有不动产登记业务24小时办结。
四、密切开展“政银合作”,推动不动产登记异地办理。与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密切合作,试点将房产抵押等业务延伸至银行网点办理,让群众“身边的事身边办”。同时,不断推进不动产相关业务异地办、就近办、多点办。目前,全县已有5个银行网点可开展房产抵押业务。
五、全面推动“信息共享”,提升网络化服务水平。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加强房管、国土、税务等部门网络信息整合,实现系统内信息共享,结果互认。不断完善与市场监管、人社、公安等部门的信息推送,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开发不动产登记微信公众号,实现不动产登记网上24小时即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