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已占经济的“半壁河山”。近年来,翠屏区坚持“抓大、活小、扶中”的原则,充分调动和发挥民营经济的积极性、创造性,坚持“三个一流”打造最优服务,全力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蓬勃发展。2019年上半年,翠屏区(含临港)民营经济增加值143.96亿元、总量稳居全市第1位,同比增长10.7%、增速居全市第1位、高于全市1.1个百分点。
一、坚定不移打造一流政务服务。一是推行“全天候”服务,在法定工作日外提供延时服务,实现365天每天开门办事。二是提供“便利化”服务,在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财税金融服务、互联网+企业服务窗口和市场主体服务大厅,引进税务自助服务终端系统,实现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企业注册登记时间由4.5天进一步缩短到2.5天。三是优化“进园区”服务,在四川长江工业园建立企业服务中心,为入驻企业提供全程跟踪“保姆式”服务,全程代办工商登记注册、海关备案、商务备案等;建立问题会商和服务监督机制,帮助企业及时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四是推广“网络化”服务,全面推行“网上提交、线上审核、上门送达”全程电子化企业登记,截至2019年6月30日,网上办理企业登记668户,占比达60%。五是开展“走亲戚”服务,深入推进“双千”活动,完善领导面对面走访重点民营企业制度、领导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制度、民营企业座谈会制度,至2019年6月30日,深入企业调研676人次,收集问题建议127个,对30户重点企业制定“一企一策”精准帮扶措施,解决企业实际困难37个。六是实施“指方向”服务,高规格打造“宜宾·翠屏两新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向川茶集团、正和集团等264户重点民营企业选派195名党建指导员,与企业家结成对子,帮企业家出好点子、找准路子,引领企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二、坚定不移打造一流园区载体。坚持把园区作为民营经济集聚发展的“洼地”,全力打造四川长江工业园区、宜宾惊雷科技园、象鼻产业园、双谊食品工业园、李庄文旅园、宜宾现代物流园、宜宾电商产业园“一区六园”。按照“政企分开、市场化运营”原则,每个园区重点发展1—2个主导产业,推动园区差异化发展、集群化发展。四川长江工业园区通过“三借三代”工业地产模式,快速建成水、电、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完备的标准厂房58万平方米,已入驻企业28家,泽晟科技、茂泰业等企业正快速成长为智能制造“独角兽”。惊雷科技有望成为全区首家百亿级民营企业。
三、坚定不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一是全方位给予民营企业支持。用能上,实行生产用电补贴电价0.45元/度,生产用气补贴气价2.19元/立方米;对年实际入库税金20万元—50万元的规上工业企业,给予5万元/年用电用气补助。用工上,组织智能终端专场招聘会30场次,达成就业意向15000余人。融资上,积极协调银行推进落实“政采贷”,帮助宜宾新力拓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贷款700万元;出台《翠屏区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中小民营企业创业担保贷款单户最高金额300万元、期限最长3年。探索推行“政银保”融资合作模式,帮助中小民营企业实现无抵押融资176.14亿元。二是政策保障民营企业公平化竞争。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不以规范性文件、会议纪要等任何形式对民间资本设置附加条件、歧视性条款和准入门槛,在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等领域取消最低注册资本条件限制,全面取消招投标领域“预报名”制度,执行小微企业招标采购6%—10%价格扣除制度,民营企业新增投资同等享受招商引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