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推进“一窗式”分类综合受理。按照“精减效能、整合资源、便利办事”原则,根据企业和群众办件频率,于今年7月,在各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置综合窗口或分类综合窗口,率先施行“一窗通办”政务便民新模式,实现了一个窗口可办理192项便民服务业务。
二是推进同城跨镇通办模式。创新开展“镇域通办”模式,加大授权互认,即在办理权限允许范围内,按照“能办则办”的原则接受跨镇群众的办理需求,为附近跨镇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群众根据自愿和办事特点就近选择办理地点。截止目前,公安出入境、卫计、残联、房屋租赁备案、医保社保等41项民生业务可实现同城跨镇通办、异地可办,打破户籍行政区域限制,实现群众“就近办”。
三是改进便民利企业服务方式。在各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实行周六9:00—17:00错时延时服务机制,解决群众随时办;推行“新都服务”微博微信公众二维码,通过扫码便可“码上查询、 码上预约 、码上受理”,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截止目前,共为企业和群众推出15项主题式服务套餐业务以及国税、公安出入境、不动产登记、食药品经营许可等10项预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