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服务阵地上做加法。切实按照要求,累计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着力构建标准化、规范化的县、乡、村三级政务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出1个标准化的县级政务大厅、57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579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站,基本建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的便民服务体系。
2.在简政便民上做减法。围绕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持续大力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清理“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取消基层证明事项116项,保留基层证明事项15项,梳理出为80岁以上残疾老人上门服务15项,动态清理“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四办事项清单,共梳理“四办”事项3105项。
3.在优化服务上做乘法。围绕更好服务办事群众和企业,创新多种服务方式,全面提升群众和企业办事体验。以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为载体,狠抓“互联网+政务服务”,共办结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52.6万件。大力实施延时、预约、上门、代办和绿色通道“五项特色服务”,今年来共办理各类特色服务174件。严格执行“局长进大厅”,推行审批服务“零距离”。持续抓好投资项目“一窗进出”并联审批服务,今年来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共268件,计划投资总额92.5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