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正积极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探索共同富裕路径,一大批重点项目即将入场交易,对专家资源、先进工作经验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满足需要,我中心积极寻求突破,5月9日与云南楚雄州、河南省新郑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四地正式签署《四省四地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协议》。该协议的签订实现了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再扩容、再突破,为我市公共资源交易注入了新的血液,带来了新的评标资源和新的发展机遇。
(一)破解廉政风险,强化交易监管。通过跨区域合作,与湖北神农架林区、河南林州、重庆永川、云南昆明等9个省外地区,雅安、宜宾、内江、遂宁等10多个省内地区开展远程常态化合作,在合作过程中要求专家抽取全程随机化、评标过程全程留痕,并增设“廉洁三分钟”警示环节,显著提升评标透明度。
(二)优化专家资源配置,提升评标质量。通过跨区域共享专家库,破解本地冷门专业专家不足问题。2025年4月与云南元谋县合作元谋县现代种业产业园建设水网配套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项目时,攀枝花专家参与评标,补充元谋县在种业项目中的专业缺口,同时攀枝花自身也可借助楚雄州、新郑、即墨等地资源覆盖更多领域。
(三)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扩大经济辐射力。攀枝花作为川渝合作的重要节点,通过跨省联动,融入成渝经济圈和中原、西南、黄海区域经济带,促进资源要素跨区域流动。今年来完成跨省远程异地评标43个、涉及金额6.36亿元,节约资金5000万元。
(四)提升交易效率与成本效益。通过远程评标模式,将评标专家与本地招标主体在地理上隔离,有效降低“围猎专家”“熟人评标”等廉政风险,提升交易效率。目前,攀枝花市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占比达50%,平均每个项目周期缩短30%,综合成本降低20%。
(五)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投资。公平透明的评标环境提升了市场主体信心。跨省评标项目通过全程电子化监管和异地专家隔离机制,使企业中标更依赖技术实力而非“关系”,去年攀枝花公共资源交易项目数量同比增长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