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办好民生微实事,托起群众“稳稳幸福”
近年来,宜宾市政务服务领域不断推出创新举措,从“进一门”到“最多跑一次”,从“不见面”到“一网通办”,再到“高效办成一件事”,始终聚焦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大胆探索和创新,以民生“小切口”撬动政务服务能力“大提升”,不断将更多的“民生清单”变成宜宾人民的“幸福账单”。
一、一窗受理提效率,便民服务心连心
(一)推行多元办理。在出入境管理大厅推行预约办、加急办、缩时办、特殊办等便民举措,为符合条件的紧急出国(境)公民提供加急服务,5个工作日内制证;符合条件申请港澳商务备案审批时限从15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为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最大限度短缩后台审批流程和时间。
(二)着力精简流程。在办税大厅通过简化申报流程,税务证明事项减少58%,税务审批事项减少至1项,报送资料压减50%,初步实现退库业务全流程无纸化办理,全市一、二类企业正常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0.99个工作日。通过电子税务局、税务APP、办税服务厅等网上办税渠道,初步实现税费缴纳第三方支付,让98%的税费业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
(三)提升服务水平。在医疗保障专厅,整合“出生一件事”涉及4个部门的6个事项,简化办理流程,实现业务即时办结;设立医保服务专区,为参保企业、群众提供办事指引、协助填表、政策解答等“一条龙”服务,推动医保事务“一站式”办理;探索创新简便服务电话办,对无需提供纸质材料的事项,参保群众通过电话提出服务需求,窗口人员可即时办理。
二、数智赋能显身手,便民服务零距离
(一)实现“智能化”,聚焦出入境窗口新服务。在出入境管理大厅打造智能服务,通过全面优化接待大厅功能分区和配套设施,对自助设备及时升级,提供自助照相、自助取证、自助签注、自助查询出入境记录等业务,建设智能服务一体化办证大厅。
(二)布局“系统化”,打造智慧税务新生态。在税务窗口全面建立市级“三合一”、县(区)“二合一”管理体系,全市“1+8”个税费服务中心有效运转,创新实现部分线上高频业务自动办理、办理进度过程监控、办理质效动态扫描,实现99项线上业务市级集中办,238项税费业务“全市通办”。
(三)聚焦“智慧化”,激活“互联网+医保”新体验。推广“医保码”,积极指导定点医药机构完成技术改造,推进医保电子凭证实现全场景通、全流程通、全国通,实现群众看病就医“一码通”。积极部署“刷脸”结算终端,在全市通过投用“医保业务综合服务终端”,实现群众看病就医统筹基金报销、个人账户、个人自费“刷脸结算”,入院出院全流程“无感就医”。
三、群众需求为导向,便民服务无止境
(一)出入境登门服务便利化。为企业外籍高层次人才提供“一对一”专业服务,定期开展上门走访提供签证便利,促进高精尖人才交流,开展涉外企业单位信誉等级评定证书“送证上门”。同时,主动征集企业对公安出入境优化政务服务方面意见建议,积极回应企业关切,协助配合企引才引智、拴心留人。
(二)上新税务政策精准化。深入开展“春风行动”,全面落实行动便民措施94项;深化标签体系运用,向符合条件纳税人精准推送政策提醒等信息454批次,持续提升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整合线上渠道解难题,依托“主题税法云播”“三江税苑”等互动直播间,通过实时互动问答、在线系统演示和评论区留言的方式,积极与纳税人缴费人进行互动、答疑,最大限度把脉问诊开良方。
(三)改善就医服务便民化。实施“卫您办”专项行动,医疗机构校验“上门办”办结时间缩短13个工作日,16项医保服务事项实现“市内通办”,“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全流程线上办结率达73.35%。开展“千名医护走基层”活动,覆盖全市14个街道,104个乡镇,促使群众就医体验更加可感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