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天全县坚持“三个一” 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快速落地见效
雅安市天全县深入贯彻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高效办成一件事”决策部署,加强统筹协作、优化业务流程、强化技术保障,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快速落地见效。
一、坚持“一盘棋”统筹,开创协同推进新局面
为快速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天全县坚持“一盘棋”统筹谋划,各责任部门“一条心”攻坚推进。一是强化专班落实。成立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组长,13个“一件事”牵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各相关单位分管同志及各股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切实加强“一件事”办理工作统筹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构建形成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全面推进的工作格局。7月29日,天全县委常委、副县长龚烨主持召开“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推进会。二是强化工作协同。建立行政审批局协调揽总、牵头部门牵头抓总、责任部门密切配合联合会商机制,通过收集服务流程、数据共享、平台支撑、电子证照等方面问题,逐一建立台账,及时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堵点难点。目前已召开联席会议20余次,推进“开办运输企业、开办餐饮店”等一件事快速落地见效。三是强化方案细化。逐个制定“一件事”实施方案,重点围绕事项联办、实施范围、业务流程、主要措施、推进步骤、宣传推广等方面,明确工作目标、推进时间、责任分工,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二、坚持“一体化”推进,重构流程再造新模式
聚焦群企反映的堵点、难点、痛点,深化政务服务模式创新,重塑业务流程,“删繁就简”推动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真正体现高效、便民。一是捆绑关联业务,提供集成服务。全面梳理13个“一件事”涉及的政务服务事项,整合重塑业务流程,将需要多个部门办理或跨层级办理,关联性强、办理量大、办理时间相对集中的多个事项集成办理,经过办理模式创新,将原串联办理事项转变为并联办理,推动“一事一流程”向“多事一流程”转变,办事环节不断压减。以“开办餐饮店一件事”为例,原先需要提交26份材料,现在只需17份材料,为申请人减材料35%以上。二是线下一窗受理,统一办事规程。将13个“一件事”纳入无差别综合窗口统一受理,完善受理、流转、审批等服务机制,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审批模式,办事人只需到设立专窗提交联办服务申请,即可“坐等”结果,审批效率不断提升,为办事人带来极大便利。三是创新审批举措,提供高效服务。采取“承诺+容缺+弧度”模式办理,申请人填写容缺受理承诺书,非重要材料可在领取证照时补齐补正。针对“高效办成一件事”运行初期,群众习惯携带原事项申请材料进行办理,部分申请材料与模板有一定差异的,经办理部门现场审核后,可直接替代原材料使用,进一步降低群众跑动次数,着力提高“我为群众办实事”效率。
三、坚持“一揽子”保障,激活数字赋能新引擎
天全县不断强化数字赋能、开展业务培训、加强“靶向”宣传,提供“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保障,为“高效办成一件事”快速落地提供强力支撑。一是强化数字赋能。着眼政务服务从“能办”到“好办”“易办”转变,全面推行“免证办”,采用数据调用、在线核验等方式,实现系统自动获取企业和个人相关信息,推动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一律免于提交,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例如,“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实现身份证、机动车行驶证、驾驶证、登记证书等证照免提交,申请材料由19份精简至5份,申请表单54个要素可自动填写,无需审批人员人工判断。二是开展业务培训。以提升全县政务服务办件人员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为目标加强业务培训,紧密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目标,重点讲解系统配置、收件录件流程、事项认领及编辑发布等操作。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示,有效提升了政务服务办件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为“高效办成一件事”奠定基础。三是加强“靶向”宣传。通过“政务服务开放日”活动,着力事项办理前端,多方位、多渠道宣传办理事项,让“高效办成一件事”目标群体及时获得政策信息。同时,建立“一事项一宣传”方案机制,制作宣传短视频,印制宣传资料,充分运用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宣传。截至目前,制作“高效办成一件事”短视频3期,印制宣传资料1359份,切实做到政务政策让群企应知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