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立足“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提高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质效
为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公共资源交易透明度便利度满意度,德阳市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立足“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关键环节,持续提高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质效。
在“事前”阶段。工程立项准备前,监管部门对项目的可行性、资金来源、技术条件等进行全面评估,符合招标条件招标人方可完成项目立项确认;招标信息公开阶段,完成立项确认的项目立项信息作为招标计划在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四川省·德阳市)发布,明确招标人全方位公开招投标信息;招标文件复评阶段,组织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会同专家团队,对各行业领域招标文件范本进行复评,及时修订招投标领域招标文件范本并根据相关新规定动态更新。全市已修订完成招标投标领域招标文件范本共40份,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按要求完成招标文件核心条款审核,未出现因招标文件实质性条款引发投诉。
在“事中”阶段。聚焦效能交易,通过要求招标人建立健全招标投标事项集体研究、分级审核、合法合规性审查等议事决策机制;全过程“嵌入式”监督和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建立招标代理机构履约评价机制;对投标人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核等措施,规范招标主体、评审主体、代理主体、履约主体行为。今年以来,314个工程建设项目均采用“不见面”方式进行,覆盖率达100%,投标企业网上递交投标文件、参与开标活动,PC端或手机在线观看开标直播及回放。同时,我市招标投标项目电子化率达100%,有效投诉量降低50%。
在“事后”阶段。运用智慧监督,在“智慧场地管理”“全流域监管”“开评标服务”三方面发力。借力数字应用,可对涉嫌围串标行为线索进行智能化监测预警,防范交易过程中人为干预的风险;开展立项材料审批数据分析,围串标多维度分析,标后履约质效分析等,实时向评标专家、监管部门预警违规行为。通过全流域监管平台共分析招投标项目3774个,开展日常监督48次,形成抽检报告15份,发出招标代理机构整改意见书5份,发现招标投标违法行为11起,配合监管部门对5名评标专家进行了负面行为积分处理。完善内控制度,今年发出监督建议书共9期,修订网络安全管理办法等3个,交易环节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德阳市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