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四聚焦”提升政务服务质效
巴中市聚力打造企业容易做生意的地方,实施营商环境建设三年攻坚,通过聚焦集成速办,优化政务服务;聚焦直达快享,深化惠企服务;聚焦利民便企,提能热线服务;聚焦数智转型,规范交易服务。
一、聚焦集成速办,优化政务服务。联合攻坚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制定《巴中市“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化改革方案》,持续采用“五专”举措高效推动,各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联合攻坚,全面承接国务院新生儿出生等13项“高效办成一件事”在政务大厅落实,开办餐饮店、开办运输企业、水电气网联合报装等3个一件事成功上线。今年以来,办理开办餐饮店一件事54件,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14件。夯基固本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深化无差别综合窗口改革,推进医保等6类分领域综合窗口内部业务“一窗受理”。推动南江县桥亭镇、巴州区玉堂街道等6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设施提档升级,推进“政务服务+农村产权”,在恩阳区、南江县、通江县3个县(区)、10个乡镇开展试点,今年以来,产权类累计成交28宗,交易额1414万元。加快园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巩固巴中经开区、南江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2个园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成效,完成平昌县经开区、恩阳区粮油现代农业园区2个园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指导恩阳区临港产业园完成集成式政务服务试点,把园区政务服务中心建成具有巴中特色的企业幸福中心。
二、聚焦直达快享,深化惠企服务。建设惠企服务专区。在市、县(区)政务服务大厅建设企业服务专区,设置惠企政策服务专窗,收集整理国家、省、市涉企相关优惠政策,以政策明白卡、专题栏、首席讲等方式,及时将惠企政策直达市场主体。积极推动惠企政策快申快享,实行一窗受理、分类转办、一站兑现。目前,共梳理发布惠企政策23类145项,帮助21184家企业协调兑现政策资金3.2亿元。提供“管家团”服务。围绕重点产业和项目组建政务服务“管家团”,建立“五个一”(1个项目、1名挂联领导、1个责任部门、1个“管家”服务团队、1套服务清单)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上门服务和帮办代办服务。先后为巴中万达广场等531家企业和项目开展上门服务750余次、帮办代办服务3000余次。协调解决企业问题和需求200余项。
三、聚焦利民便企,提能热线服务。建立“接诉即办”机制。依托省“跨网交互”平台,完成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系统对接,推动热线与“好差评”系统、“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等政务服务业务协同,完善更新热线知识库,提高热线应答直办率。抓好“12345+跑团代办”创新试点,健全市县联动督办和闭环办理机制,提升热线满意度达98%以上。推动企业合理合法诉求动态清零。提升企业服务专线能力,每周分析汇总企业诉求,每月形成企业诉求情况专报,第一时间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建立企业诉求闭环办理机制,及时移交问题线索,推动企业合理合法诉求动态清零。今年以来,热线共受办企业诉求671件,在线解答援企惠企等政策咨询312次,按时办结率100%,满意率97.9%。
四、聚焦数智转型,规范交易服务。全面提升交易电子化水平。完善土地出让、矿权出让、国有资产网络竞价、工程交易系统功能,推行重大项目“专场”服务,推动工程招标项目分散评标等模式,常态开展不见面开标和异地远程评标。今年来不见面开标265次,金额146亿元;异地远程评标87次,金额65.2亿元。规范招标投标主体行为。出台《巴中市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中标候选人评定分离机制实施细则(试行)》,把估算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下、打捆项目中的单个项目估算总投资在1000万元以下的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招标纳入评标分离范围,推动上线运行各行业评定分离电子招标文件标准文本,建立健全现场管理制度机制,切实做好服务保障。深入开展交易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探索交易现场见证服务,严格保证金收退、评标专家劳务费管理,强化资金风险管控。持续推动交易现场“一标一考核”,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今年以来,市级平台共考评交易各方主体5691人次,发现异常情况6次,向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移送5件,现场调处现场一般行为25件,通报不良行为4件,协助纪委、公安等部门调查取证项目8个。
(巴中市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