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优化“跨域通办”助力营商环境建设
近年来,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以优化服务激发活力为重点,聚焦企业和群众跨省办事需求,探索更多事项跨区域办理,不断拓展服务网点和场景,推动成渝地区跨区域、跨层级办事互联互通、好办易办,让企业和群众感受到宜宾更优营商环境。
推动跨域服务落地落实
理清通办事项,印发《宜宾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放管服”改革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等4个清单》,公布重点工作任务清单54项、川渝“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清单(第一批)7项、川渝“免证办”事项清单33项、川渝跨区域数字化场景应用清单9项。此外,分批次对外公布“川渝通办”197项,“省内通办”184项,“西南地区通办”事项50项并进行动态调整,逐步纳入更多异地通办事项,有效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异地办事需求。
加强事项落地实效,围绕公安、商事、交通、人社、医保等高频事项,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天府通办APP,“渝快办”APP、部门专网等渠道,建立政务信息共享机制,探索推进政务服务异地同标机制、长效沟通服务机制、邮递收件机制等合作机制,逐步实现两地政务服务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零跑动”一次办成。
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推进电子证照互认共享应用,印发《宜宾市川渝“免证办”事项清单》《宜宾市川渝跨区域数字化场景应用清单》,依托四川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完成相关电子证照领取及免提交配置,指导企业群众通过天府通办APP、四川人社APP、交管12123APP、“渝快办”APP、“渝快办”程序等渠道申领电子证照,在办理业务过程中通过APP扫码调用、APP亮证核验等方式免于群众提交纸质证照,推进川渝两地个人常用证照电子化应用,实现川渝两地户口迁移(夫妻投靠)、开具临时身份证明、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查询核验、社会保障卡挂失、租房提取住房公积金等“川渝通办”事项“免证办”。
提高拓展服务便利度,按照“通办为原则、不通办为例外”的要求,组织相关部门对“市域通办”事项的行使层级、业务模式、办理流程等要素进行逐项梳理,并及时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规范配置“市域通办”事项办事指南。目前已梳理汇总形成宜宾市“市域通办”事项第一批共114项事项,涉及人社、医保、公积金、卫健、交通、生态、税务7个部门,其中84项通过全程网办、22项通过异地代收代办、8项通过异地代收属地办理方式实现“市域通办”。
拓展通办事项服务范围
建立跨域合作机制,先后分别与重庆市永川区、两江新区、高新区签订“川渝通办”合作协议,与遵义市签订“跨省通办”合作协议,与成都市郫都区签订“省内通办”框架协议,不断拓宽跨域通办深度合作“朋友圈”。此外,与自贡、乐山、内江、泸州专题研究建立川南五市政务服务合作机制,签订《川南五市政务服务合作工作交流座谈会备忘录》,通过畅通渠道、设立“专窗”、加强沟通、推行“受审分离”,分批次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异地代收代办,实现可办理合作地政务事项。
建强办理体系,线下在市县两级所有政务服务大厅规范设置“川渝通办”专窗,完善运行机制,常态化更新“川渝通办”通讯录,确保“川渝通办”事项线下落地可办。线上全面推进平台建设,及时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认领对应事项并编辑办事指南发布,实现“川渝通办”事项认领发布率100%。截至2024年4月底,全市共办理“川渝通办”事项1.77万件。
(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