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研县打造“井”快办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零距离”
井研县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纵深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围绕群众办事中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在全市率先开展微改革试点,打造线上线下“井”快办综合服务平台,通过优化审批流程、下沉服务事项、数据互联互通等方式实现“远程办”“多点办”“就近办”“一次办”,极大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一、破除界限,重构政务服务格局。一是下沉服务事项。将社保、医保、民政等8个方面81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便民服务高频事项下沉到村,实现村级服务“高频事项全覆盖”。二是优化办理流程。精简办事环节和证明材料60余个,通过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使职责更加明确,程序更加规范,流程更加清晰,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一套流程管服务、一个窗口全办理”。三是开通通办权限。打破区域办事界限,全面构建“1+15+96”政务服务新格局,实现1个县政务服务中心、15个镇便民服务中心、96个村便民服务站三级“互联互通”。截至今年5月底,通过“一站式”服务方式,累计为群众办理各类服务103.12万件,办事效率提高78%。
二、数据赋能,“全域通办”走深走实。一是打造线上平台。打破政务服务事项属地限制,通过县、镇、村三级在线联动,打造“井”快办线上政务服务大厅,通过在线受理、音视频多方协同、在线业务咨询及指导、文件上传与共享,实现群众诉求“一线应答”。二是延伸服务网络。在全市率先将办理医保、社保业务必需的金保网和电子政务外网开通到96个村便民服务站,为直办业务提供了网络保障,并率先开通了医保、社保业务系统的村级账号和权限,为直办业务提供了平台保障,实现了县、镇、村联网联审。三是深化线上平台。推行“一网通办”,大力推广“天府通办”“四川政务服务网”等应用,推动“网上办”“指尖办”“远程办”。自改革以来,医保、社保等民生领域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100%,群众减少交通成本30-50元,“井”快办便民服务体系改革已覆盖15个镇(街道)、96个村,办件按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度均达100%。
三、提高站位,建好便民服务机制。一是建立服务机制。县级部门、镇(街道)、村组建便民服务队96支共1200余人,建立县、镇、村三级联办机制,实现“群众动嘴、干部跑腿”角色转变。二是建立培训机制。全面推行“清单式+责任制”政务服务模式,为业务员开展业务指导500余次、各类培训160余次,上挂学习培训470余人次,受训人数达9100余人次。三是建立考核机制。建立“保底+考核”资金保障机制,每年投入专项资金56万元,激发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保证钱随事转,解决了基层无钱办事的困境。
四、拓展范围,实现服务内容多元化。一是拓展“政务服务+金融”服务。依托村级便民服务站点拓宽金融服务功能,打造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96个,增加金融服务事项14项。截至目前,群众从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累计取现7.26万笔共计1.48亿元。二是拓展“政务服务+供销”服务。围绕“渠道共建、业务互融、便民互助、数据共享、宣传互动”,将邮政、韵达、美团优选入驻便民服务站,实现县—镇—村三级物流网点全覆盖,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物流瓶颈,农产品销售渠道更畅通,产业发展更兴旺,群众富裕更和谐。截至目前,助力“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收发量超过35万余件。三是拓展“政务服务+电商”服务。在村级便民服务站设立电商服务点,利用电商平台不断提高本地农产品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促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开设直播3700场,累计观看人数达540.8万人次,实现线上销售5500万余元,带动线下销售1.4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