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五专”行动畅通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新通道
为营造便捷优质的政务环境,更大力度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切实提升市场经营主体满意度,南充市深入实施以“专班引领、专窗服务、专区汇集、专员跟进、专席响应”为核心的“五专”行动,推动省市各项惠企政策高效顺畅惠及广大企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一季度,全市共兑现税费减免等惠企资金4.3亿元,惠及企业8.4万户次。
一、专班引领,构建高效推进机制
一是组建工作专班。制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我市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工作的通知》,由市政管局牵头,整合发改、经信、财政、税务等部门组建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工作专班,重在打破部门壁垒界限,集中调度惠企政策梳理解读、精准推送、资金兑现等重点工作任务。二是加强政企对话。定期组织开展“万人进万企”“政企早餐会”、企业座谈会、“南充市企业家日”等活动,常态收集企业反馈问题37个,有效解决35个,涉及惠企政策咨询了解、申报、兑现等方方面面,切实解决企业在享受惠企政策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三是严格督查督导。将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工作纳入优化营商环境考核范畴,定期开展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工作实施情况评估,对部门政策颗粒化梳理不到位、宣传推广不到位、资金兑现落实不到位等情况及时给予通报。
二、专窗服务,优化线下办理体验
一是标准化建设。编制《南充市惠企政策专窗建设方案》,明确服务场所、人员配置、服务流程、政策信息、宣传引导等方面的建设要求,全面提升惠企政策服务的质量与效率。二是精细化梳理。聚焦行政给付、资金补贴扶持、税收优惠等方面惠企政策,对全市现行有效惠企政策进行收集梳理,颗粒化拆解形成可操作的事项117项,逐项编制政策申兑指南和工作手册。同步建立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及时更新“一窗兑现”窗口受理的惠企政策。三是规范化服务。按照“一窗受理、分类转办、统一反馈”服务模式,在市本级、9县(市、区)、经开区、临江新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线下惠企政策服务专窗10个,明确专人提供惠企政策解答、申报受理、进度查询、诉求回应等服务。一季度,已通过“专窗”受理办理惠企政策24例,引导服务600余人次。
三、专区汇集,一站式解决问题
一方面集成政策资源。依托四川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在南充市政务服务平台搭建“惠企政策”线上专区,在专区集中发布国家、省、市各级政府的最新惠企政策,涵盖税收优惠、资金补助、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信息全面、更新及时,有效解决惠企政策找不到、看不懂等问题。另一方面优化服务功能。积极推动涉企服务“一网通办”,打造涉企政务服务“一站式”查询、办理专区,按照涉企政策、企业综合服务、企业生命周期主题服务3个服务类别,向企业提供商事登记、员工招聘、生产经营、中介服务超市等政务服务事项快速入口。
四、专员跟进,强化个性化服务
一方面做好主动服务。通过“政策入园”将最新的优惠政策、扶持措施直接送入产业园区等企业聚集地,确保政策红利直达企业,减少信息不对称。依据企业特点与需求,定制化推送相关政策信息,安排专员进行“一对一”跟踪辅导,确保企业能够准确理解和应用政策,降低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加强学习培训。定期邀请政策制定者、行业专家对减税降费、技术创新支持、市场准入、融资贷款等政策进行最新政策解读,确保专员及时掌握政策动态,着力打造一支更加专业化、高效化的服务队伍。目前,全市共集结惠企服务专员23人,为17家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21件次。
五、专席响应,畅通企业咨询渠道
一是完善工作制度。依托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建立全面覆盖、高效协同、智慧驱动的惠企服务新生态,不断强化跨地区、跨部门的协调联动,形成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24小时在线智能问答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二是强化知识储备。设立“惠企政策服务”专席,定期组织政策主管部门业务骨干对专席服务人员进行政策法规、业务流程的系统培训,同步构建线上政策知识库,实时收录并更新各级各类惠企政策、工作手册及申兑指南,为专席人员提供快速查询工具,提高解答速度和准确性。三是拓宽反馈渠道。统筹政务服务“好差评”、12345便民服务热线、“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领导信箱、热线微信小程序等线上线下投诉建议渠道,广泛收集企业群众关于惠企政策的建议意见。推行工单首派负责制,通过“实时督办+重点盯办+每周调度”,推动企业诉求落实。1月以来,共受理涉企诉求1800件,按时办结率100.00%,回访满意率98.75%。
(南充市政务服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