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小宜帮办”云赋能,“帮办代办”再升级
宜宾市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通过“云窗口”等服务模式,拓宽线上线下服务渠道,做优做实“小宜帮办”帮办代办服务品牌,不断提高服务质效和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感。
一、制度升级,提升服务标准度。一是细化帮办代办制度。在原有帮办代办制度基础上细化出“小宜帮办”“云窗口”远程帮办等制度,更新市县乡村四级帮办代办工作标准,实现更多事项“就近办”“少跑路”。二是完善运行机制。优化完善“云窗口”远程帮办、“上门办”等服务流程,为帮办代办提供运行机制保障。三是梳理事项厘清职责。梳理进驻乡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帮办代办服务事项,动态梳理完善帮办代办“就近办”事项清单,乡镇(街道)、村(社区)就近可办事项已达350余项。
二、智慧升级,提升服务便利度。一是建强服务队伍。组建市县乡村四级“云帮办”工作队伍,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搭建实时联动沟通平台,以视频、语音、远程操控等方式提供实时交互式帮办代办服务。二是强化技术赋能。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可视对讲等技术,在窗口配置“综窗助手”,实现远程业务指导,以视频“云窗口”模式,将更多便民涉企事项下沉至乡镇、街道、园区,为实现“就近办”“远程帮办”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三是完善服务体系。依托智慧政务体系建设,建立市县乡村四级“云窗口”远程帮办代办服务体系,实现政务服务智能联动。
三、品牌升级,提升服务专业度。一是打造“小宜帮办”服务品牌。整合“云窗口”远程人员力量,充实“小宜帮办”服务队伍,帮办代办人员实行“红马甲”制度,全市统一穿着“小宜帮办”红马甲,不断提升群众知晓度。二是组建“上门办”小分队。各级政务(便民)服务机构根据企业群众各类“上门办”需求,整合窗口人员、网格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组建“上门办”服务小分队,精准上门(到企)服务,实现政务(便民)服务事项“家里办”,切实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感。三是拓宽帮办代办服务边界。完善智慧政务建设,推进“综窗助手”远程协同设备逐步普及。加强与市外政务(便民)服务管理机构协作,赋予跨域通办新活力,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政务(便民)服务力量。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帮办代办队伍2200余支、帮办代办人员9400余名。2024年1—4月,全市共开展帮办代办服务8.3万余件,上门办1.7万余件。
(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