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精神,打造审批环节少、办事效率高、企业群众获得感强的政务服务环境,宜宾市组织开展“局长跑流程”活动,各级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班子成员全流程体验事项办理过程,感受服务差距,对标补短,加快提升政务服务质效。截至5月15日,全市通过“局长跑流程”活动,共查找存在问题272个,提出整改措施300项,已完成整改145项、持续推进155项,取得较好成效。
一、高位推动,着力落实全局部署。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作出批示指示,常务副市长亲自指挥调度,市“放管服”改革办会同市直相关部门和各县(区)合力推进,确保“局长跑流程”活动走深走实。二是落实落细活动。印发《宜宾市“局长跑流程”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活动实施范围、主要任务和进度安排。各级各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计划,30个重点市直部门、116位主要负责同志和班子成员,拟开展活动148次;855位县(区)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班子成员,拟开展活动1073次。三是严格督促问效。定期收集通报活动开展情况,对组织领导不到位、方法措施不得力、活动开展效果不明显的部门和单位进行重点督促指导,限期整改,确保“局长跑流程”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四是加强宣传引导。充分运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做好活动宣传,进一步营造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浓厚氛围。目前,已通过宜宾融媒、四川日报、川观新闻等媒体平台发布宣传稿件5篇,浏览量3万余次;市应急管理局、宜宾市税务局等7个部门拍摄发布“局长跑流程”宣传短视频,在宜人宜宾APP线上发布视频2期。
二、高标定位,着力提升服务质效。一是推动事项办理标准化。通过开展活动,以四川政务服务网发布的依申请和公共服务事项申请材料、承诺时限为基础,将具备条件的申请材料通过数据共享方式实行“免提交”或实行告知承诺,将具备条件的承诺件改为即办件,坚决杜绝超时未受理、超时办结问题。二是推动事项办理规范化。按照“三集中三到位”“应进必进”要求,推动落实本地本部门依申请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进驻市、县(区)政务(公共)服务大厅集中办理,做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能办所有事、最多跑一次。三是推动事项办理便利化。深入推进“一网通办”,广泛宣传引导企业、群众通过四川政务服务网(天府通办APP)申办事项,不断提升“全程网办”覆盖面。严格兑现“跑一次”“零跑动”服务承诺,坚决杜绝企业群众在窗口和部门之间来回跑、未实行一次性告知导致反复跑等问题。
三、高质推进,着力深入进行体验。一是开展日常体验。按照各部门审批服务事项清单,采取“陪同办”等方式,陪同办事企业群众走完全流程,深入了解审批服务事项真实办理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开展专项体验。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相关班子成员选取本单位涉及事项最多,或者办事频次最高、服务对象最广的服务窗口,采取“驻窗办”等方式,亲自受理审批事项,收集企业群众意见和建议,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效能提升。三是开展换位体验。从办事人角度出发,选取本地本单位办理最多的审批事项,采取“亲自办”等方式,全流程体验该事项办理过程,感受服务差距,进一步推动改进窗口服务工作。
四、高效落实,着力推动整改提升。一是梳理各类清单。督促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相关班子成员根据“局长跑流程”活动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及时形成问题清单、需求清单及整改清单,责任不落实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确保活动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到位。二是按时报送情况。市直各部门将本单位“局长跑流程”情况及时报送市“放管服”改革办。各县(区)收集汇总本地相关情况,倒排工期、挂牌作战,严格要求、限期销号,督促推动见行见效。三是认真总结提升。各县(区)、各部门全面总结“局长跑流程”活动情况,认真研讨反思,查找问题不足,巩固活动成果,推广成功经验,健全制度机制,推动制度优化、流程再造,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和能力水平。
(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