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市场主体公平参与招投标活动。一是严格落实《四川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文件编制负面清单(2023年版)的通知(川发改法规规〔2023〕636号),进一步消除招标文件编制过程中对不同投标人设置的不合理限制和壁垒,营造招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二是根据宜宾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9部门《关于建立招标文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通知》(宜发改发〔2023〕196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招标文件核验过程中严格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落实;同时,招标文件发布后,交易平台将公平竞争审查结果与招标文件在线自动推送给项目对应的行业主管部门开展监督检查,防止招标文件设置歧视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条款。
全力推行智慧交易。通过实施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全类型全类别全流程电子化,常态化推行不见面开标、异地评标以及数字证书在线办理等,实现交易“面对面”向“屏对屏”转变,切实减轻企业负担。2023年,653宗项目的15535家投标人“在家”“在线”参加交易活动,2276家投标人在线办理数字证书。
切实降低交易成本。一是全力清退沉淀资金。对中心成立以来的工程项目投标保证金进行规范记账,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保证金账务进行专项审计,召开投标保证金清退工作专题会、协调会30余次,向招标代理机构、招标人等相关单位发函20余份,在《四川日报》《宜宾电视台》《宜宾日报》《宜宾晚报》、宜宾市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发布保证金余额核对及清退公告10次,全力清退沉淀资金5415.31万元。2023年,退还投标保证金5.96亿元。二是分类减免投标保证金。继续降低投标保证金限额,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保证金不超过招标控制价的1%。2023年,653个项目中有404个项目投标保证金缴纳不超过招标控制价的1%。同时,凡被市住建部门确定为市级诚信企业且在有效期内的,一年内新承揽工程按50%比例缴纳依法保留的各类保证金,2023年,49个项目实现按50%比例缴纳投标保证金。三是全力推广使用保函。截至目前,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征集 20 家保函承保机构(包括银行2家、担保9家、保险9家),正式上线电子保函15家(包括银行2家、担保7家、保险6家)等方式,全力推广电子投标保函。2023年,705个项目的11809家投标人使用电子保证保函方式递交投标保证金,释放投标保证金26.43亿元。
(宜宾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