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丰富社保服务载体,全面提升保障水平,主动服务、靠前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温度,得到参保单位、群众的高度好评。窗口工作人员李春燕同志获四川省“记一等功公务员”。
一、事项“上网”,经办服务“零距离”
一是动态更新办事指南。坚持问题导向,面对群众办事“反复问”“来回跑”等老大难问题,主动分析调研,梳理流程,整合事项,动态调整办事指南、材料清单,依托四川省政务服务网、“攀枝花智慧人社”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大力推行社保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确保经办事项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让群众“明白”办事。二是进一步规范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流程。不断丰富认证手段,畅通认证渠道,指导领取养老待遇人员通过“四川e社保”和“四川人社”App、“攀枝花智慧人社”微信公众号等完成资格认证,提高认证便捷化水平。2023年完成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19.53万人,其中线上自助认证17.58万人,占比90.5%;现场认证1.95万人,占比9.5%。线上自助认证人数和比例明显提高,领取待遇资格认证更加便捷、高效。
二、服务“上门”,群众办事“零门槛”
一是深入推进全民参保。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社会保险经办条例》,在全市范围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全民参保共享美好”主题宣传活动,广泛宣传社会保险政策和便民服务举措,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政策知晓度。2023年,全市共开展线上线下社保政策宣传活动64场,深入重点场所104处,发放宣传资料13.87万份,发放各类宣传短信60余万条。二是推行预审制。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不断提升经办服务、优化办事流程,建立了我市企业职工正常退休预审制度,针对我市各参保企业上门开展职工人事档案提前审核工作,变退休审批的“被动申请”为“主动提前服务”,缩短了退休审批各环节流转时间,极大提高了办事效率。2023年完成企业职工人事档案预审2227人。
三、服务“上心”,群众体验“有温度”
一是开展“适老化”服务。针对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实际困难,我市积极探索,设立老年人业务办理绿色通道,配备帮办代办队伍,在个人权益查询、缴费证明打印、社保卡发放、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等方面为老年人提供高效便捷的帮代办服务。同时,在大厅设置等候专区、爱心专座,印制适合老年人阅读的专用办事指南,张贴醒目的引导标识,提供老花镜、配备医药应急箱、轮椅等便民服务物品设施,营造贴心舒适的办事环境。二是为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充分发挥社保经办部门职能优势,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帮扶政策,对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特别是为已脱贫的原建档立卡人员继续代缴养老保险费,“脱贫不脱政策”继续巩固乡村振兴成果。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市共为35474名困难群体代缴养老保险费 352.95万元。
(攀枝花市政务服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