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宜宾市坚持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秉持“开放共享,共建共赢”的工作思路,依托四川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将“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到市民中心建设中,按照“1+1+2+3” 架构体系(即一个底座、一个中台、两个大厅、三大群体),建设高效便民、智慧泛在的智慧政务大厅,努力打造“宜人宜宾宜办事”政务服务品牌。
一是统筹线上线下资源,提升服务质效。线上通过四川政务服务网、天府通办APP和“宜办事”微信小程序3个服务渠道提供网上办事,线下通过咨询引导机器人、排队叫号机、综合导视查询机、24小时自助服务区等12个服务系统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智能导办。自2023年3月市民中心正式对外办公以来,截至目前,“宜办事”微信小程序已开通在线取号、在线预约、政务地图、政务微课堂、咨询互动等15项功能。咨询引导机器人个性化训练数据超过2000条,语音闲聊数据超过1万条。24小时自助服务区部署20台便民服务终端,为企业和群众提供30余项查询、打印、申报、取件等“自助办”服务,日均办理业务超100件,让群众享受“沉浸式”的办事体验。
二是推进智慧中台建设,强化服务支撑。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开发宜宾市应用服务网关系统(政务微中台),向上获取省一体化平台事项、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等基础支撑能力,横向归集宜宾市不动产、水电气报装等自建系统能力,向下为各县(区)提供统一能力支撑,目前,政务微中台已对上获取60余个服务能力,汇集排队叫号、好差评评价、绩效考评等数据260多万余条。运用AI人工智能技术,实现10个事项材料智能预审、智能填单,并结合RPA等技术,实现全流程闭环审批。
三是深化数据资源利用,提高管理效率。通过AI效能监察系统提供统一的工作人员管理服务,对市民中心199个窗口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服务行为、在岗情况和办事效率进行监督,并配套处理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违规行为。运用大数据可视化分析系统,分析汇聚大厅的运行数据、业务数据、事件数据,实现市民中心总体情况、取号情况、办件情况、预约情况、窗口办理情况、热门事项、12345数据的分析展示,提升数字化治理服务能力。运行智慧大厅集成化管理系统,对大厅的人、事、物,进行统一的管理、监督,对管理指标进行实时监控、统计分析,生成相应的报表和分析结果,助力管理人员了解大厅实际情况,提高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