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资阳市紧紧围绕服务体系建设、优化服务标准、深化政策宣传、强化业务培训、经办督查问效、树立队伍形象六个方面工作突出“六字诀”,不断提升医保业务经办服务能力,群众办理医保业务更加方便快捷,各项医疗保障惠民政策全面准确落实,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医保经办大厅4个,全市89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均设立医保经办服务窗口,1229个村(社区)设立帮办、代办点,服务覆盖率达100%。
一是围绕服务体系建设突出“实”字。强化“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医保服务下沉,通过在乡镇(街道)设立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设立便民服务代办点,实现乡乡有医保经办窗口、村村有医保经办人员。着力打造标准化、智能化、便捷化的医保服务窗口,通过统一服务标识、统一信息系统、统一经办台账,建立规范完善的经办服务体系,营造优质服务环境。强化业务指导,结合群众服务需求,在原有城乡居民参保、信息登记变更、异地就医报销、医疗救助接件初审下沉事项的基础上,新增异地就医备案、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备案等高频事项。截至目前,共下沉医保服务事项16项,切实让群众享受到“家门口”医保服务带来的便利和实惠。
二是围绕优化服务标准突出“简”字。全面落实服务事项清单和操作规范,制定参保登记、待遇支付类、异地就医备案等38项办事指南,实现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服务流程标准化管理。积极推行“网上办”“掌上办”“电话办”“预约办”“邮件办”“容缺办”“择时办”等非接触式办理的新通道便民措施,实现医保业务“经办不见面,服务不间断”。通过积极向群众宣传网厅、电话、QQ、微信、邮寄办等服务指南,在减少群众办事跑动次数的同时,保证经办服务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三是围绕深化政策宣传突出“广”字。城乡居民医保征收方面,制作参保流程宣传专题视频3个,广播音频6个,宣传图片5个,发送参保提示短信近200万条。待遇报销方面,制作《门诊统筹》、《医疗救助》、《生育保险》《异地就医》等宣传资料5万余份,在机关中办公区、广场、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立宣传专栏10余处,深入部门、镇街、社区、企业、医疗街道等宣传讲座30余次。基金监管方面,雁江区创新围绕以“定点医药机构使用医保基金‘六严禁’、参保人员使用医保基金‘四不可’”的“六严禁四不可”的主题宣传,发送短信70余万条,制作海报5000张。异地就医方面,制作政策宣传情景短片,重点宣传费用结算的便捷性。同时,将全市近1400家医药机构纳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实现应开尽开。
四是围绕强化业务培训突出“细”字。坚持利用周例会、专题学习会等学习医保政策法规、业务办理操作技能、服务接待礼仪、柜面受理礼仪、接听电话礼仪、接待沟通技巧等业务知识,让所有工作人员定期“充电”,不断提升医保业务经办服务能力。建立经办业务“一对一”传帮带工作机制,对新聘用上岗人员、轮岗锻炼人员,明确一名有经验的同志为“老师”,手把手指导“新人”开展具体业务操作,确保熟练掌握各项业务技能。加强基层医保经办人员培训指导,积极推进送政策下基层服务,帮助基层经办人员悟懂吃透政策,熟知熟练业务流程,做实做细服务事项。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对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医疗机构医保经办人员的培训40余场、2000余人次。
五是围绕经办督查问效突出“严”字。加强经办人员教育管理,认真落实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一窗受理制、好差评制度等,实行“信用承诺+审批服务”容缺受理机制,推行“证明事项公开承诺制”。坚持公开办事政策、公开工作人员身份、公开监督方式,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县(区)针对乡镇(街道)办理业务慢、政策不熟悉等具体问题,每季度开展考核评分,及时指导基层经办机构整改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确保各项业务在规定时限内规范办结。
六是围绕树立队伍形象突出“好”字。认真组织医保经办人员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各项规定,从严要求,互相监督,实行承诺制,坚决杜绝医保便民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将各项工作“阳光化”,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集中解决群众办事“电话打不进、投诉没回应、办事太麻烦”等问题,设立举报箱,投诉电话等,定期听取服务对象及社会各方面的批评、建议,树立执政为民和廉洁自律的医保干部队伍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