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设应用平台,共享“同城待遇”。以实体社保卡、电子社保卡为载体,建成运行全省首个跨区域通办试点平台——遂潼“一卡通一码通”平台,升级改造交通出行、文化体验、旅游观光等4个领域23项应用场景,推动跨省区域排号、社保激活等49项线下业务实现异地办理。平台运行以来,凭卡办理入园入馆、政务服务等业务达28.1万人次。(2)拓展数据共享,打通“孤岛壁垒”。建立涪江汛期应急防汛预警、河道水质监测协同机制,联通遂潼临近区域河道视频、水文监测数据资源和水位水质监测数据。推动“遂心办”“i潼南”应用对接,打造养老、旅游、医保等8个服务专区,上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据共享开放需求清单1000余条,推动遂潼两地50余万条政务数据共享。(3)强化区域协同,做优“跨域通办”。制发第三批 “川渝通办”事项办事指南,梳理县(市、区)政务服务“遂潼通办”事项99项,将户口迁移等26项高频事项延伸至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建立窗口(审批)人员授权信任机制和跨域通办工作机制,实行异地收件、审批联动、电话告知、邮寄送达。2022年,全国首个“川渝字”号国家级跨区域企业在该市注册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