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改革创新,全力推动重大战略落地。一是创新培育“巴事办巴适”品牌。以万达开巴人文化为基石,拓展深化“川渝通办”,签订合作协议,成立工作专班,互派干部挂职交流,基本实现清单共管、标准共建、数据共享、结果共认、发展共商。二是创新推动毗邻地区办事“零跑路”。出台《万达开毗邻地区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项目区内“零跑路”事项清单》,项目区内涉及公安、民政、医保等10个民生领域的109个事项实现“零跑路”。三是创新推动更多事项跨省通办。在承接落实三批次311项“川渝通办”事项清单基础上,新增19项万达开特色通办事项。联合编制办事指南,统一业务规则,积极推行帮办代办、绿色通道、免费寄递等服务,企业群众异地办事“最多跑一次”。今年累计办理各类跨省事项2万余件。
二、坚持融合发展,联手打造开放合作平台。一是业务融合,联手抓通办。近两年来,三地实施常态化业务交互办理,轮流组织召开联席会议5次,开展业务对接培训8次,实现“川渝通办”高效协同。二是市场融合,联手建标准。推动万达开三地市场准入异地同标,设立、注销均可网上办理,通过现场办理、辅导网办、代收代办等方式,营业执照互办互发实现“一小时办结”、当场领证。三是热线融合,联手办工单。联手打造万达开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总客服”,推动热线互联互动、工单互转,畅通三地企业群众诉求渠道。
三、坚持高效便民,积极助力经济快速发展。一是做实“专窗全办”。市级专窗牵头统筹提升全市专窗能力,全面实现“收、受、转、办、发”,达州市域内为重庆人办理跨省事项1万余件。二是深化“全程网办”。督促部门自建业务系统有效对接“天府通办”“渝快办”“通达办”APP,推动高频事项指尖办、掌上办、居家办。三是靠前服务重大项目。在川渝合作(达州·大竹)示范园区设立项目代办中心,提供项目审批“前置指导、帮办代办”等服务,投资5亿元的云隽电子科技项目从意向投资到第一批产品下线不到100天,项目审批“跑出”极限速度。
2021年12月,达州市作为四川省唯一地级市参加川渝两省市联合举办的“川渝通办”改革成效新闻发布会。2022年11月,达州市本级、开江县和大竹县分获全省“川渝通办”优质窗口和优秀案例表彰,获奖比例居全省市州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