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达州市各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了“办不成事”受理窗口,专门受理符合办理条件而受某种客观因素制约未能办成的事项,破解企业和群众办事痛点、难点、堵点,让群众对“办成事”心里有底。
(一)窗口服务模式新颖。“办不成事”受理窗口由市政管局牵头联合入驻各部门窗口设置,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建立投诉、整改、反馈和限时办结制。规范受理事项处理流程,按照受理、转办、承办、反馈、归档五个流程有序办理。实行由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机关干部和各入驻部门窗口首席代表轮流值守制度,接受并受理服务对象咨询和诉求,处理疑难问题,提出针对性整改建议措施并推进事项解决,着力解决企业群众多部门反应、多窗口跑动、多次反复提交等烦心事、愁心事,实现“多窗跑动”向“只跑一窗”转变。
(二)窗口服务成效凸显。“办不成事”受理窗口运行四个月以来,共受理并解决“办不成事”事项67件。涉及人社、不动产登记、社保、医保等群众办理需求的高频事项。“办不成事”窗口也帮助窗口发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与不足,为窗口单位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指明了努力和改进的方向,实现“咨询窗口”向“事项受理窗口”转变。
(三)窗口服务范围全覆盖。在市本级政务大厅增设“办不成事”窗口的同时,县(市、区)政务大厅及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同步增设“办不成事”窗口累计208个,为群众解决问题百余件。“办不成事”受理窗口要求工作人员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始终站在群众立场上想问题、做事情,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将“办不成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实现“办不成”到“办得成”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