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聚焦项目交易“标前”“标中”“标后”各环节,创新服务管理模式,促项目交易提质增效。截至10月底,共完成各类进场项目交易157批次,交易额达92907.87万元。其中政府集中采购项目142批次,实际采购金额4919.31万元,比采购计划金额5131.49万元节约212.18万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15宗,成交总额87988.56万元,溢价13538.93万元,溢价率18.19%。
一是聚焦“标前”,做优服务指导。近年来,随着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平台不断改造升级,部分相关交易主体对平台功能不了解、操作不熟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除采取一次性告知等常规服务方式外,还积极建立热线电话咨询、现场辅助操作、QQ远程协助、派员上门服务等方式,“一对一”主动为参与项目交易的各方主体解答办事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项目及时顺利开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二是聚焦“标中”,加强项目监管。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推行项目包保责任制,即采用“清单制+责任制+监督制”模式推进项目及时顺利实施。根据进场交易项目的具体内容及缓急程度,分类建立重点项目及一般项目管理清单,落实项目责任人。对重点项目,随时办、加紧办,一般项目统筹办、限时办。对所有进场交易项目进行会商会审,对项目实施全程进行研判,提出意见,保证实效。
三是聚焦“标后”,分析流标原因。针对流标项目,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立了项目流标原因分析报告制度。按照业务流程管理模式实行分段负责,先由相关股室对应职责开展自查,以弄清到底是哪个环节、哪个方面出了问题,并及时反馈给项目责任人,再由项目责任人在流标后2个工作日内完成原因分析,提出整改建议,报经分管领导同意后,及时进入下一采购程序,以推动项目顺利完成,提高采购效率,降低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