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遂宁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坚定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自觉把“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作为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主战场”,扎实推进数“聚”攻坚和政务服务“三大行动”,加快推进便民服务“三化”试点,扎实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着力建设智慧城市,发展壮大数字经济,推动政务服务“更加便捷”、营商环境“全面优化”、城市治理“更加智慧”、数字经济“更加活跃”。
一是加力推进改革提速。强化税务、社保、金融、市场监管等环节协同办理,45项日常办件量小的部门事项新增纳入委托代办窗口统一收件,民政、社保就业等73项高频服务事项纳入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一窗受理”事项达94.9%,行政许可“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99.97%。企业开办压缩为1个工作日办结,中小企业12类涉企登记事项实现立办立取,税务发票领取、不动产证照查询、出入境自助签证等事项实现“24小时自助服务”,医保、公积金、不动产等21项高频事项全面实现全市“周末可办”。
二是大力推动“川渝通办”。公布210项“川渝通办”办事指南,逐项推动事项落地。巩固已公布的260项政务服务“零材料提交”、264项全域通办和就近可办事项成果,高频事项基本实现全市范围内“全域通办”,川渝通办事项实现线下“异地受理、两地可办”,截止目前,共设立“川渝通办”专窗22个,累计办件2538件。
三是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构建一个窗口办业务、一张清单办到底、一套标准保规范、一个平台网上办、一套机制强保障的“五个一”工作模式,加速推进22个乡镇(街道)、88个村(社区)开展便民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试点,《遂宁市船山区破解“三难”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经验文章被省两改办刊发全省交流。
四是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完成2万余项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事项配置认领,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基础配置实名认证率100%,规范依申请服务事项12084项,“天府通办”累计注册用户达到141.68万,汇聚电子印章1113枚、电子证照146类32.97万张,平台新增办件295.36万件,新增办件和查询类评价303.74万条,主动评价率达到95.77%,办件覆盖率、每万人口主动评价数两项指标均排位全省前列。
五是综合施策打造“特色应用”。推出“马上办”事项7155 项、“就近办”事项348项,26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零材料提交”、264项高频事项实现全域通办,全程网办事项占比达97.22%。建成不动产业务协同系统,推进不动产业务向银行端延伸,不动产登记业务压缩办理时间65%以上、减少登记申请材料13%、实现“112”大提速。本地34家设计、审图服务机构和102家水电气、通信企业入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中介服务超市”,232个项目、3581个工程建设事项实现线上办理。市住房公积金、射洪市人民医院等78个App应用在天府通办平台上架。推广应用“企业开办一窗通”和“营商通App”服务平台,办理全程电子化登记企业8033户,“一窗通”平台系统“一站式”登记注册企业4514户,公积金、医保等事项实现“掌上办”。
六是加力推动政务数据共享。汇聚30个市直部门68个系统政务数据11亿余条,建立5大基础库、5大主题数据库和14个专题库,汇聚接口600余个,梳理政务数据可共享目录4200条,为13个市直部门的14个系统共享数据21334频次,整合天网、雪亮工程等视频资源1.7万路,初步形成政务数据资源湖,实现数据大融合、大共享、大运营。
七是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发展。编制《遂宁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成功举办第二届数字四川创新大赛(2021)遂宁分赛场启动会暨遂宁数字经济产业推介会,遂宁高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纳入省级重点培育特色园区。持续推进数字产业化,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围绕锂电产业、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等培育骨干企业,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