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切实转变政务服务作风,提高服务效能,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点亮窗口、照亮民心,推进为群众办实事见实效。
“减量+延时”,一减一增让服务更顺心。深化“放管服”改革和“0 证明城市”创建,推动审批事项“瘦身”、流程“减肥”、时限“缩水”、权责“下放”,全面取消不合理证明事项,实实在在为群众增便利、解难题。截至目前,减少审批事项近7000项。针对涉及群众面广、办理频次较多的人社公共服务类业务,在全市政务窗口推行“周六延时服务制”,宁可多延一小时,也要为群众节省一分钟。
“专设+容缺”,设身处地让服务更暖心。针对金融、商圈、医院等重点行业和区域。结合需求“专设”办事点、提供专项服务,增设多家银行共办的金融服务窗口、将政务工作站设在主城区城西佳乐等商圈附近、把户籍办理窗口植入医科大附属医院等,方便企业和群众即时、就近、便捷办理业务。针对资料不齐问题。根据材料主次关系。推行“容缺后补”机制。有效解决办事群众“来回跑”“重复跑”问题。推行“容缺后补”服务机制以来,服务对象“容缺后补”材料达标率 100%。
“清单+包办”,一站办理让服务更贴心。围绕群众最关心的“四证三子二保障”(办身份证、老年证、残疾证、驾驶证,开店子、生孩子、摆摊子,医保社保)等高频事项,建立“一件事一次办”清单。整合流程实现一次办理。截至目前。已办件6万余件。设立“惠企政策兑现窗口”,建立“一窗受理、分类流转、限时办结、统一反馈”的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一包式”的包办服务指引,让企业政策咨询更便捷、提交材料更方便、兑现时限更明确、解决问题更及时。
“陪跑+前置”,主动关切让服务更舒心。行政审批会同税务等 8个部门,联合实施“党员领导陪跑”行动。党员领导每周五进驻办事大厅,提供投诉受理、陪跑陪办等服务,在办事体验中找准服务难点、堵点,针对企业法人更换耗时长的问题推出同行业主体更换告知承诺制,将证件办理时间从最少5天缩短为最快半小时办结。坚持问题“前置”,在全市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办不成事”受理窗口,将群众“办不了”“很难办”“不给办”等问题纳入事项受理范围,建立受理、会商、办理、反馈、回访、归档整套闭环办理流程,解决企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