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综合新闻 > 市州信息

雅安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创新“政务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1-08-24 16:30
浏览 次

为扎实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推动“放管服”改革向基层延伸,雅安市以名山区为试点,紧紧围绕镇村便民服务体系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亲民化建设目标,聚焦农村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需求,创新“政务服务+”模式,进一步扩展基层便民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助力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人民幸福。

一是推行“政务服务+产业”模式,助力经济发展需求。在名山区全面推行“政务服务+智慧茶业、茶旅融合、企业代办、电商物流”模式,依托全国唯一茶叶公园,夯实沿线便民服务基础,实行政务组团服务,整合行业部门资源,规范特色民宿、餐饮、茶家乐等项目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助力打造“名山茗宿”品牌,目前已建成特色民宿41家,星级农家乐147家,为企业提供代办服务87次。推广“蜀信e・惠生活”电子商务平台,让农产品进城、让工业品下乡,累计线上助农销售农产品4300万元。

二是创新“政务服务+金融”模式,激发各方主体活力。依托农商行遍布城乡的线上、线下金融服务网络,深化政银合作,构建“就近办、多点办”服务渠道,目前已建成助农取款点205处,综合金融服务站116个,实现“日常金融服务不出户、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创新推广“农e贷”,提供“自助申请+零纸质资料+额度循环使用+当天放款”信贷服务,信贷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家乐、民宿等,带动周边脱贫村、脱贫户联合经营,促成“村联村、户帮户、金融帮扶、抱团发展”模式,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截至目前,信贷支持茶家乐、特色民宿106家,贷款5852万元;为成雅工业园区20家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固定资产贷款支持2家,贷款0.29亿元;流动资金贷款支持18家,贷款2.67亿元。

三是探索“政务服务+基层治理”模式,服务乡村治理现代化。在名山区115个村(社区)便民服务室试点推行“三去一改”亲民化改造,实行“坐落式、圆桌式、聊天式”服务,集成打造功能齐全、便利亲民的服务阵地,提供“政务+党群+金融+农技指导”综合服务。推行“政务服务+暖心微服务”,实行“一户一档”“一人一册”,通过“代办+帮办”“定点+上门”“预约+延时”“线下+掌上”等多种方式,提供全方位、全环节主动服务,蒙阳街道、蒙顶山镇德福社区分别被确定为全省“社区服务项目化”试点街道、社区,蒙阳街道新城社区被确定为全省“便民服务型”试点社区。2021年以来,为群众代办、帮办49816件,为老弱病残群体办理社保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格认证、农机补贴申请等上门服务853次。